本报讯 近日,中拍协发布《2022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统计年报》(以下简称“年报”):2022年受客观环境影响,全国共有206家拍卖企业实际开展文物艺术品拍卖活动,在成交额下降至164.65亿元(不含买方佣金)的情况下,截至2023年5月,完成结算89.26亿元(另实收佣金13.06亿元),结算率较上年同期提升8.04个百分点,网络拍卖呈现出逆势增长。
年报显示,2022年,纯网络拍卖上拍39.41万件,成交18.8万件,贡献了63.23%的成交量,确保了拍卖市场成交总量的稳定,同时推动了艺术品消费的发展,10万元以下成交拍品数量占比上升4.29个百分点,达92.37%。中拍协艺委会秘书长余锦生表示,近三年来,网络拍卖基本普及,2022年纯网络拍卖贡献了六成以上的成交拍品数量,确保了整个拍卖市场的活跃度。未来,网络拍卖将在大众艺术消费中发挥重要作用,与线下拍卖形成互补,形成分层。
文物艺术品拍卖高端市场降温明显,落槌价超过1000万元的拍品有140件。截至2023年5月,已有58件完成结算,结算率较上年同期提升4.69个百分点,另有25件已完成部分结算。同时,北京地区市场份额呈现下降趋势,成交额占全国69.75%,上海、杭州、广州三地成交额合计占全国24.59%,较上年提升了5.94个百分点,且在全国拍卖企业队伍呈缩减态势的背景下,广东地区文物拍卖企业数量增至61家。
在境外拍卖市场中:中国文物艺术品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除中国内地),且瓷玉杂项占据主要份额,占比为52.90%;中国文物艺术品均价 24.05万元,成交价超过1000万元(含买方佣金)的拍品有120件,成交价超过1亿元(含买方佣金)的拍品有5件,位列榜首的是以3.17亿元(折合人民币)成交的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年报指出,2023年随着拍卖活动恢复常态,预计成交额将回到300亿至350亿元之间。(记者 王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