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中期掐丝珐琅夔凤三足大火盆

■河南焦作 程磊磊  在古代,烤火是应对漫长冬季的有效御寒手段,燃炭取暖的火盆,便是过去最常见的御寒物件,从宫廷到民间都被大量使用。将火盆置于室内,可供人围坐取暖,还能快速提升室温,方便人们的生活起居。  火盆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人们便开始使用炭火盆取暖,当时称为“燎炉”,造型普遍比较笨

  ■河南焦作 程磊磊

  在古代,烤火是应对漫长冬季的有效御寒手段,燃炭取暖的火盆,便是过去最常见的御寒物件,从宫廷到民间都被大量使用。将火盆置于室内,可供人围坐取暖,还能快速提升室温,方便人们的生活起居。

  火盆的使用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春秋时期人们便开始使用炭火盆取暖,当时称为“燎炉”,造型普遍比较笨重。随着时代的进步,火盆的造型变得丰富多样起来,纹饰也丰富奇异,有些外表还鎏金错银,或施以珐琅彩,除实用功能之外,看起来也很舒展大气,具有艺术品的属性。这些品质、成色极佳、图案精美的火盆,不仅具有收藏价值,也为今人了解和研究古代日常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图中所示为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清中期掐丝珐琅夔凤三足大火盆,此盆铜胎,圆形口,口沿为宽板沿外折,下部为鼓腹,底部有象首形三足。全器以掐丝珐琅制成,均为浅蓝色珐琅釉地,板沿及腹身皆饰蓝色夔凤纹及繁密的绿、蓝、粉、黄色缠枝花纹,个别纹饰有填白,增加了图案的美感;盆口沿边缘錾刻一圈回纹,因常年使用鎏金已失;腹下部有鎏金三象首形足,象耳下垂,双牙直伸,象鼻子触地向上卷曲;盆内另附盛炭之器,为脸盆形状,内沿安有两个活环,以方便取用。此件珐琅火盆为宫廷里冬季取暖之器,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反映了北方皇家宫廷生活的具体状况。

  明、清的皇宫地处北京,冬季十分严寒,因此清宫取暖及其管理尤为重要,设有专门的后勤机构来负责。《明史·职官志》载,明代太监机构十二监、四司、八局,其中设有“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清代宫廷的柴炭供应,由内务府营造司掌管,设有热火处、柴炭处及烧炕处,此外各殿还有若干名太监听差,专管宫内火盆。

  清宫火盆有平底、凹底、三足底多种样式,分不带罩式与罩式,具熰岁、婚俗、熏衣、熏殿等繁多功用,前者精巧用于熰岁、婚俗,后者较大用于熏衣、熏殿,因实用和美观兼备的特点,在清代宫廷深受喜爱,陈设于各处宫殿。

  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每年冬天到来之前,要“梅洗见新”。取酸梅的汁液,把宫里铜火盆上的氧化物洗掉,即利用梅子的弱酸性清除锈迹,使其焕然一新,但又不伤及盆沿和盆体上的纹饰。而火盆上面的吉祥图纹,又使得这种器物有着民俗文化道具的用途。如清宫除夕庭燎烧松盆,除有熰岁的作用,且因松片燃烧后散发清香,既吉祥,又沁人心肺,营造出全家兴旺,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的美好愿望。

  细观此盆,以精铜铸成,质坚密凝重,鎏金厚实,富丽耀眼,除具实用功能外,颇富艺术性。纹饰施以珐琅彩,红黄蓝绿交相辉映,缠枝花纹描绘精致华丽,与变形夔凤纹相间,大气舒展,丰富又奇特,贵气十足,乃清代同类作品中的翘楚之作。

标题:清中期掐丝珐琅夔凤三足大火盆,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