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吴翔
清代木雕,充分彰显了当时工匠的“鬼斧神工”。其早期基本继承明代风格,刀法犀利,线条劲挺。至乾隆年间,它广泛汲取了各种工艺美术手法,再加上皇帝的欣赏趣味,使木雕工艺繁奇多姿,作品精细奇绝、珍品屡出,并形成了宫廷工艺、民间工艺两大体系,表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且清代木雕作品,多集中于清中期。另外竹刻家参与木雕,使竹木雕刻同流,风格较之明代有了较大变化。其雕刻极精,无论任何题材都力争逼真表现,各种技法的运用已非常纯熟,圆雕、透雕、高低浮雕都能自如使用,且雕后的打磨极为细致,甚至深雕的里层也被打磨光滑。清代晚期则重模仿,如仿铜器造型、漆制品等。
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是中国目前仅存的最完整的两大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而在宫廷遗址上建立的博物院,不仅为闻名遐迩的古代宫廷艺术博物馆,而且藏有十分丰富的宫廷艺术珍品,其中不乏许多珍贵的清代木雕精品。其木质有紫檀、红木、黄杨木、沉香、桦木等,雕刻手法有浮雕、透雕、圆雕、浅雕等。种类大到古建筑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中至宫苑内的联匾横额、陈设家具,小到随处可见的摆件、工艺品等,无不呈现出中国传统木雕多姿多彩的面貌。这里介绍其珍藏的清代小件木雕精品。
这是一件“清代紫檀雕花卉海棠式盒”(图1),由紫檀木雕刻制成。木质坚硬细腻,外形为海棠式,分盒盖、盒身两部分,子母口。盒里壁光素,盖面浅浮雕夔龙纹,正中雕番莲花一朵,安居盒盖中央;盖边缘浅雕回纹一圈;盒盖外壁及盒身外壁均满雕钱式纹,雕工精细繁缛,代表了乾隆时期的审美观念。
这件“清代琴棋书画文具盒·画”(图2),为清宫内府所制琴棋书画文具组盒之一。画盒为红木雕制,由三个摞在一起的手卷组成。可打开盛物,折叠则为画卷装饰。盒面浮雕锦纹地、菱花纹地,画卷两侧雕手卷形式,轴头镶嵌白玉质,题签为骨质,其上浅刻“倪高士林亭秋影图”“曹云西松荫高士图”等文字,并制以画别子、系带等装饰,十分逼真。
而这件“清代黄杨木透雕群仙庆寿如意”(图3),由黄杨木质雕成,总体呈三镶式。器身全部采用透雕、圆雕、浅雕技法精心雕刻,全器显得玲珑剔透,十分高雅。如意头部镂雕一组人物,一人手持如意安坐展翅腾飞的仙鹤背上,其左右有执扇、打旗双童,仙鹤下部有五人遥望,各持宝物,以示祝寿。如意中部和柄部镂雕海水、龙舟、人物以及松树、蝙蝠等造型,雕工精致而逼真。如意柄端系绿盘肠结和橘红双丝穗。
此“清代沉香木雕七佛钵”(图4),以整块沉香木制成,木质略为粗糙。器型呈圆钵形,平口直腹,近底处内敛。钵内壁光素,钵外壁一周等分浮雕七尊佛像。各佛以半圆雕制成,均为结跏趺坐,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头顶光环,身披袒胸袈裟,面目庄严,使人望而敬畏。此件器物原为实用器,后应作为供器使用。雕刻细腻,做工圆润,不失为佛教法器精品。钵原是印度僧侣手托用以接受布施的法器,也是饮食和供于佛前的供养之具。相传释迦牟尼有六位祖师,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加上释迦牟尼佛共为七佛。后世常将七尊佛像进行组合绘画或雕刻,以宣扬佛教教义。
这件“清代桦木雕牧牛像”(图5),以圆雕技法整体雕刻制作,材质为常见的桦木,总体着色呈深褐色。该水牛做回首状,双角向后弯曲,双目圆睁,四肢健壮有力,牛腹硕大,牛尾上甩,颇具动感;牛背之上斜坐一个牧童,肩背草帽,面带憨容,左手撑扶牛背,赤裸双足,一副悠闲自得之态。
最后这件“清代木雕双虎”(图6),则取瘿木随形巧琢而成。圆雕一只母虎,口中衔一仔虎,正做避走状。大虎二目圆睁,表情凶猛,身健彪悍,虎爪有力,粗壮的虎尾高高竖起,似给观者以威严的警告;小虎四肢舒展,双目圆睁,顽皮可爱。此物在制作过程中,有意保留双虎身上的粗糙外表,如同虎身皮毛,形象生动,似可传神。
清代因众多传统工艺门类受到西洋艺术的影响,写实的因素逐渐增强,木雕艺术也不例外。特别是到了清晚期,更加注重雕刻的精细,与之相应的装饰性也更趋于繁琐。而以上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清代木雕精品,不仅全景式展现了当时的宫廷生活和社会风貌,而且彰显了中国传统木雕艺术的诗情画意,是一部木质的史记和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