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
NO.1中证协修改券商债券业务执业评价办法,涉及五大方面
6月12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办法》的决定。此次修改涵盖五个了方面的内容,包括发行定价利率指标、负向申报质量指标、风控实效指标、受托管理风险处置指标、服务国家战略指标。其中,将第三十五条修改为:“负向申报质量指标为扣分项指标,初始分为2分,扣至0分为止。证券公司出现因债券项目申报质量差,被交易所以函件等形式提醒的,每出现1次扣0.5分;被约谈、现场督导的,每出现1次扣1分。”
点评:中证协对《证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质量评价办法》的修改,反映了监管层对债券市场执业质量的重视,尤其是对发行定价和风控的强化。修改后的规则更加注重实际业务操作中的规范性和风险控制,特别是负向申报质量指标的引入,将直接影响券商的评级和市场信誉。这将促使券商在债券业务中更加审慎,提升行业整体的执业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NO.2一大波基金闭门谢客:125只基金限购百元,317只限购千元
在当前动荡的权益市场环境中,不少公募基金频频限购。从本周情况来看,仅6月11日单日,Choice数据显示,共有25只基金宣布暂停大额申购或暂停申购(剔除定开类产品,A/C份额合并计算),限购金额在1万元-1000万元不等,12日,再有5只基金发布相关公告。从产品类型上看,限购的基金多为债券型基金。据统计,截至6月12日,共125只基金的限购金额在100元以下,317只基金限购金额在1000元以下。东海祥瑞A、东海祥利纯债等5只产品限购金额低达10元,公告里提及的原因,仅用“为了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证基金的平稳运作”一句带过。
点评:近期基金市场的限购现象反映出当前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基金管理策略的调整。从专业角度来看,基金限购通常出于以下几个考虑:首先,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在市场波动较大时投资者盲目跟风,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其次,基金规模的急速膨胀可能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灵活性,限购有助于维持基金的稳定运作;再者,部分基金可能面临清盘,提前限购是为了确保基金清算过程的平稳进行。此外,对于债券型基金而言,市场利率的波动和信用风险的上升也可能是限购的原因之一。基金公司在做出限购决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投资者结构、产品特性及自身的投资策略,以实现风险控制和业绩稳定。
NO.3 基金公司“做减法”,中小代销机构频遭解约
近期,部分基金公司与代销机构“分手”的消息引发业界关注。宏利基金、国联基金、平安基金等近期宣布与金海九州、海银基金、中期时代等代销机构解约,终止基金代销等相关合作。被解约的代销机构多为销量少、影响力小的中小机构,据了解,维护中小机构的性价比较低,是基金公司终止代销合作的主要原因。此外,代销机构有合规性风险、代销费用高等也成为基金公司终止合作的重要原因。未来,基金公司将会从多角度、全方位考量代销机构,销售实力和保有量已成为检验代销机构的“试金石”。
点评:基金公司与中小代销机构解约的现象,反映了基金行业在渠道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的趋势。中小代销机构由于销量小、影响力有限,往往难以满足基金公司对于销售渠道的高要求。此外,合规性风险和代销费用高也是基金公司考虑的重要因素。这一现象预示着基金公司在选择代销合作伙伴时,将更加注重其销售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同时也可能推动中小代销机构寻求差异化竞争策略,以适应市场变化。长期来看,这有助于提升基金销售渠道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