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暴跌围困锂电材料厂:有上市公司利润腰斩!价格跌跌不休,明年将迎拐点?

锂电材料困于售价。从两家锂电材料企业的半年报来看,锂电材料环节利润稀薄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规模与亏损成正比”的局面。容百科技则表示,“主要由于公司产品售价随原材料价格下降而调整">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价格 锂电材料 企业 售价 产品 周期 下降 利润"> <meta http-equiv="mobile-agent" content="format=x

锂电材料困于售价。

8月6日晚,A股锂电材料公司天华新能(300390.SZ)披露2024半年报。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3亿元,同比下降44.09%;实现归母净利润8.35亿元,同比下降39.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3亿元,同比下降55.92%。

而在数日前,锂电材料龙头容百科技(688005)(688005.SH)亦披露2024半年报。

财报数据显示,容百科技2024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8.88亿元,同比下降46.58%;实现归母净利润1027.79万元,同比下降97.29%;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380.90万元,同比下降101.17%。

从两家锂电材料企业的半年报来看,锂电材料环节利润稀薄是不争的事实,甚至出现“规模与亏损成正比”的局面。对于业绩大幅下滑,天华新能在半年报中表示,主要原因系报告期主要产品氢氧化锂售价大幅下降所致。容百科技则表示,“主要由于公司产品售价随原材料价格下降而调整。”

无一例外,两家公司都将业绩下滑的矛头指向了“售价”。

看似不起眼的价格,在周期型公司中的作用被无限放大,而产能是关键因素。据媒体统计,截至2024年一季度,属于锂电池6大核心赛道的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已知企业的产能规划均远超2025年第三方研究机构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上限。

这些数据似乎解释了价格下跌的核心原因。随着产业竞争与博弈的加剧,产品售价的下跌成为无法阻止的事实。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2023年整个动力与储能电池核心产业链价格暴跌。其中,动力电池价格下跌超44%,部分正极材料价格下跌超70%,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更是下跌超80%,几乎跌回起点。

有市场人士分析,材料产品价格迟迟无法回升的话,将会有不少企业走向破产倒闭,而偏偏只有出现倒闭潮后,行业才可能看见拐点的曙光。

现在看来,随着产品价格的曲线下行,倒闭潮或可能应验。

不过,不意味着巨头们也会随之消失。目前,已经上市的锂电材料企业在短期内仍然保持一定的造血能力,但面对尚未看到拐点的市场价格,企业还能支撑多久?

漫长的下跌周期

中国锂电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常规逻辑上,需求的增长会使得锂电材料售价可能出现暴涨情况,而事实上,锂电材料售价已然踏上暴跌之路,价格一降再降,又是如何走到这一步?

锂电材料影响着锂电池的制造,而各类锂产品的售价则会影响到中游制造环节的成本。

从中游环节角度来看,上游材料的售价越低,成本对中游厂商越有利;从上游环节角度来看,售价越低,利润越低,但售价过高又会导致客户流失。与中游厂商不同的是,售价无论是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上游企业形成不利影响。

今年7月,锂电龙头宁德时代(300750)(300750.SZ)在公司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二季度公司单位Wh的盈利能力保持稳定,随着碳酸锂等资源及原材料价格下降,联动影响公司产品单位销售价格下降,因此毛利率随之提升,这只是个算法问题。

中游环节上,仅有宁德时代披露了半年报。从龙头的财报细节来看,锂电材料售价下降对中游厂商的制造成本下降贡献明显。只是,售价下降对锂电材料企业并不友好。

一位一线销售人员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锂电材料价格混乱的状况仍会持续。正极材料售价相对透明,价格同比去年下降50%左右;负极材料由于市场没有统一的标准,加上各家使用情况不同,售价反而稳定一些。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2024年7月中国主流负极企业负极材料产量为11.44万吨左右,环比增加1.54%,同比上升8.60%。

而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显示,7月动力电池需求端整体平稳,但由于正极材料价格持续走跌,以及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价格下跌,特别是铜价大幅走跌,导致电池材料成本继续下降,使得电芯价格呈微跌趋势。

上海钢联数据亦显示,今年8月2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均价报7.95万元/吨,刷新历史新低。8月9日,上海钢联(300226)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日下跌500元,均价报7.95万元/吨。从曾经的巅峰60万元/吨到如今的8万元/吨,锂价做了一趟周期过山车,距离起点4万元/吨并不遥远。

身处锂电材料环节内的企业,业绩表现饱受下跌周期的“折磨”。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了国内12家主要锂矿厂商的业绩预告。赣锋锂业(002460)(002460.SZ)、天齐锂业(002466)(002466.SZ)、江特电机(002176)(002176.SZ)、盛新锂能(002240.SZ)四家主流锂矿厂商,纷纷预告净利润陷入亏损。其中,规模较大的天齐锂业,亏损规模也较大,呈现了“规模与亏损成正比”的局面。

业绩预告显示,天齐锂业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48.8亿元至55.3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64.52亿元;赣锋锂业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7.6亿元至12.5亿元,去年同期归母净利润为58.5亿元。

市场对锂电材料板块给出了悲观预期。

同花顺iFind显示,8月9日收盘,天齐锂业报收27.39元/股,年初至今跌幅为49.67%;赣锋锂业报收26.90元/股,年初至今跌幅为35.95%;江特电机报收7.08元/股,年初至今跌幅为47.56%;盛新锂能报收12.13元/股,年初至今跌幅为46.11%。

与核心材料稍微错位的其他锂电材料厂商,也无法避免下跌周期的影响。

8月9日,天华新能报收16.59元/股,年初至今跌幅为31.87%;容百科技报收22.20元/股,年初至今跌幅为43.80%。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四季度产品价格可能会有所反弹,但大的反弹拐点可能要看明年。

窄幅震荡,拐点何在?

回顾2024上半年锂电材料价格走势,“窄幅震荡”是关键词。

“2024年上半年锂电正极整体价格运行特点为窄幅震荡。一方面,原材料进入2024年内价格波动幅度收窄。行业在经历了一年的去库周期后,呈现缓慢修复状态。”8月9日,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锂业分析师白琼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除了供需上的修整,成方面原料锂钴镍均有阶段性磨底,价格波动幅度远小于去年同期。下半年,由于原料端供应过剩,市场仍存悲观预期,但下行幅度相比去年收窄,因此下半年正极市场虽存在重心下移预期,但仍会保持窄幅震荡的特点。”

在激烈内卷的锂电池市场中,原材料价格的下海,促使中游制造商盈利能力回升,但身处上游的锂电材料企业则不得不接受利润转移的事实。而遗憾的是,即便是业内企业,目前也难以判断锂电材料周期何时反转。

8月9日,时代周报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天华新能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行业内通常会签署长期协议,然后协议会约定一个定价公式,本身这个价格也会随着市场价波动。公司目前无法给出对于产品价格回升的预期。

但可以确定的是,需求的增长仍在推动锂电材料销量的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433.9万辆,同比增长35.1%,新能源汽车出口60.5万辆,同比增长13.2%。

从锂电材料龙头容百科技的2024半年报中,销量增长的趋势更为明显。

财报显示,容百科技上半年司三元正极材料销量5.3万吨,同比增长近17%,在全球三元正极领域市占率达11%,继续蝉联榜首地位;上半年锰铁锂出货达到2023全年出货总量,同比增长166%,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

容百科技在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指出,随着客户需求的进一步增加,海外工厂达产率逐步提升,公司下半年经营状况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价格下行轨道内,如何平滑产品价格曲线是一门技术活。

“材料厂商如果想改变获利能力的话,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最主要是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这种情况下,你的产品价格至少会比别人下跌得慢一些。但如果技术含量比较明显的话,那是肯定能获利的,只是这样的企业现在很少,整个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比较常见。”真锂研究创始人墨柯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墨柯也分析了影响锂电材料售价的三大因素。“现在锂电产品基本上都与金属资源价格挂钩,包括锂电池的定价,很大程度上参考锂的价格。其次,是产能,供应量过大会影响价格,厂家之间容易陷入降价竞争的恶性循环。最后是技术,通过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来提高价格。”他说。

如今,锂电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正在重新分配产业链利润。

白琼表示,原材料下行更多表现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整体产业近两年都是处在从产业链利润全面下降,到各环节利润重新分配的过程。“产品售价的下行并不意味着所有企业利润都将收缩,优势的企业仍在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前驱体及正极企业采用原料+加工费的定价模式,来锁定利润。因此,对于锂电正极企业或者对于单个企业来讲,价格回升并非是提升利润的唯一方案。”

标题:售价暴跌围困锂电材料厂:有上市公司利润腰斩!价格跌跌不休,明年将迎拐点?,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