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加速 卫星产业链裂变时刻到来

卫星互联网是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核心卫星产业链持续升级,规模化应用场景的落地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较大的想象空间。卫星通信产业的基础建设与应用全面提速,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进入景气周期。《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行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较2022年增长7.09%"> <meta name="keywords" content="应用

卫星互联网是继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等核心卫星产业链持续升级,规模化应用场景的落地将给资本市场带来较大的想象空间。

卫星通信产业的基础建设与应用全面提速,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进入景气周期。部分上市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已经有所体现,营收或者净利润维持了较快增长。

国产厂商已经形成了以高精度GNSS芯片、板卡、模组、天线等基础器件为主的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已经研发并量产了高精度GNSS基带芯片、高精度GNSS板卡、模组、天线等基础器件,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手机直连卫星的应用推广将打开卫星互联网在民用市场的应用空间,带来星载相控阵、星间链路、信号处理以及手机芯片的增量市场。通过轨道卫星构成的天基网络、飞行器构成的空基网络、传统的地基网络三方面的协同与融合,将形成空天地海一体化信息网络,通导一体化也将加速应用融合,迎接6G时代,在此过程中,芯片、系统、模块、组件等产品均面临研发升级与市场化竞争,形成新的产业生态。

商业化进程加速

卫星产业链主要可以分为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用户段又可以细分为上游芯片、板卡、天线等硬件,中游运营商,以及下游软硬件平台等。《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行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较2022年增长7.09%。产业链的核心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产值同比增长5.5%,达到1611亿元,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04%。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7.79%,达到3751亿元,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9.96%。

空间段方面,2024年,北斗规模应用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目前,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共45颗,包括北斗二号15颗,北斗三号卫星30颗,所有卫星均在轨入网提供服务,状态良好、在轨运行稳定。方正证券预测2028年低轨卫星年发射规模有可能1000颗,至2030年在轨有望达5000颗。超低轨卫星星座具有超高的商业价值。因轨道高度降低,对地“遥感”变为“近端”而获得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观测分辨率、更短的传输时延等,可实现同等分辨率下光学载荷重量、成本降低50%,合成孔径雷达载荷重量、成本均降低40%。

据中商情报网援引SIA数据,2021年中国卫星互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2.48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46.92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

从应用层面来看,2023年支持北斗三号短报文功能的国产智能手机销量为数百万部,同年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9亿部,潜在市场达十亿部级别。该产品市场商用政策还需落地,需要更多厂商参与以验证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目前部分国产新能源汽车具备了北斗定位或短报文通信功能,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覆盖全国超100座城市的普通道路,可在车道指引、隧道导航、事故预警等方面实现车道级导航功能,提升用户驾驶安全和通行效率。

东北证券认为,在低空经济领域,北斗系统有望为飞行器提供关键导航定位能力并助力空管系统建设;在自动驾驶领域,伴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提升,尤其是从L2向L3的跨越及城市NOA的推广,车道级别的高精度定位能力需求增加且逐渐成为高端车型标配;在农机领域,国内农机自动驾驶市场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渗透率低潜力空间大。

手机直连卫星技术可应用于车联网、政法公安及要客行业、工业行业、住建行业、居民服务及应急通讯等行业,面向特定时刻、特定区域、特定需求的各类使用场景。当前手机直连卫星产业链各环节参与企业数量仍然较少,覆盖卫星、芯片、模组、终端、地面基站等多个环节,各环节联系紧密且均涉及大量复杂技术。中国“G60星链”2024年将发射108颗星,最终在2030年前实现约1.5万颗卫星组网,提供手机直连等多业务融合服务。

上市公司已开始受益

2024年以来,工信部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加快提升北斗渗透率,促进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有序升级换代。近日,工信部提出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加大对民营企业参与移动通信转售等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支持力度,更好地支持民营电信企业发展。微观层面,卫星通信产业链上市公司盈利走势不一,总体来说,具有龙头地位的公司发挥稳定,而创新型业务受市场扰动较大,部分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海格通信主要业务覆盖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数智生态四大领域,卫星互联网终端产品取得核心技术体制研制资格,正式进入波形体制研制厂家行列。2024年一季度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67%和86.67%。

国博电子是国内基站射频器件的核心供应商,多款射频集成电路已应用于5.5G通感一体基站中,应用于基站新一代智能天线的高线性控制器件业务需求旺盛,该公司预计主营业务毛利率保持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总体呈稳中有升态势。

华测导航2024年上半年高精度定位装备业务收入为9.03亿元,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收入为5.81亿元,总收入同比增长22.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11亿元,同比增长34.55%。中科星图实现营业收入10.5亿-11.50亿元,同比增长45.40%-59.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0万-700万元,同比减少36.61%-81.89%,公司虽然扣非净利润有所下降,但营收保持了较快增长。

核心产业持续突破

5G具有高速率、大连接、低时延的特点,6G一方面会增强5G原有三大特点,另一方面拓展通感一体、通智算一体和空天地一体的三大新场景。具体而言,6G网络设备将支持类似雷达的感知能力,赋能低空、无人机、海域以及智慧交通感知,AI与6G深度融合、实现深度应用,服务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卫星通信将融入6G。

2024年5月,中国电信以天通卫星系统为依托的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落地香港,并同步开启天通卫星移动系统国际化运营。中国移动正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向空天地一体化演进,促进航空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与地面网络深度融合,5G+北斗高精度定位调用达到1.7万亿次,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成功发射入轨,构建天地一体试验装置,验证6G架构,完成全球首个手机直连高轨卫星IoT-NTN实时语音实验室验证。5G-A是迈向6G不可跨越的一个阶段,2024年中国移动将在全国300多个城市部署建设5G-A,预计未来两年总体资本开支将保持稳中有降,资本开支占收比持续下降,5G-A投资不会大幅增长、已含在总体资本开支内。

北斗地基增强信息已进入智能手机,可实现米级定位,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功能的比例已达到约98.5%。电科芯片研制的北斗短报文SoC芯片在已批量应用于某头部客户手机等终端产品基础上,面向多家国内手机主流客户已完成技术验证;车载北斗短报文在已量产应用于国内某头部客户基础上,面向多家车企在持续推进导入工作。华力创通在民用领域重点拓展北斗在安全监测、民用航空、应急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在产品研制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标题:商业化加速 卫星产业链裂变时刻到来,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