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持债“六连增”!金融开放“快车道”下的境内债券市场充满机遇

年初以来,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履不停,以回购和担保品为代表的风险对冲工具为外资深度参与境内债券市场提供了更多“抓手”,同时在境内外利差优势“加持”之下,人民币资产更被列为国际投资者的配置“关键选项”。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月度规模实现“六连增”。市场观点认为,人民币债券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投资选择,依托其与全球市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同时,我国监管部门积极倾听国际投资者声音、不断完善境内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预计随着债券市场的对外

年初以来,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步履不停,以回购和担保品为代表的风险对冲工具为外资深度参与境内债券市场提供了更多“抓手”,同时在境内外利差优势“加持”之下,人民币资产更被列为国际投资者的配置“关键选项”。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月度规模实现“六连增”。

市场观点认为,人民币债券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投资选择,依托其与全球市场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有助于分散投资风险。同时,我国监管部门积极倾听国际投资者声音、不断完善境内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预计随着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持续加深,以及市场环境的平稳向好,国际债券投资者将不断增加对境内债券的配置。

外资连续六个月累计增持银行间债券7700亿元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2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95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8%。从券种看,境外机构的主要托管券种是国债,托管量为2.33万亿元,占比59.0%;其次是政策性金融债,托管量为0.83万亿元,占比21.0%。此外,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现券交易量约为1.27万亿元,日均交易量约为705亿元。

据新华财经梳理,2023年9月-2024年2月,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规模连续增长,分别为3.19万亿元、3.24万亿元、3.49万亿元、3.67万亿元、3.87万亿元和3.95万亿元,月度环比增持幅度分别为0.01万亿元、0.05万亿元、0.25万亿元、0.18万亿元和0.2万亿元和0.08万亿元,累计增持规模达0.77万亿元,即7700亿元,当前持仓规模刷新2022年3月以来新高。

同日,中央结算公司发布2024年2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业务月报。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境外投资者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债券总量32087.08亿元,分渠道来看,“全球通”渠道托管量为24541.28亿元,“债券通”渠道托管量为7545.8亿元,“全球通”渠道占比为76.48%。

从交易情况来看,2月受到春节假期影响,结算量环比回落。数据显示,当月境外机构在中央结算公司交易结算总量为11984.02亿元。其中,“全球通”渠道现券交易结算量为4889.63亿元,质押式回购交易结算量为1572.39亿元,买断式回购交易结算量为55.4亿元,共计6517.42亿元;而“债券通”渠道当月的现券交易结算量为5466.6亿元。两种渠道交易结算规模分别环比下降1570.46亿元和2886.74亿元,总交易结算量下降4457.2亿元。

而债券通公司日前发布的运行报告显示,2024年2月,债券通北向通成交6775亿元人民币,月度日均成交376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债交易最为活跃,占月度交易量的64%。年初以来,债券通北向通交易持续活跃。1月,债券通北向通成交10710亿元人民币,月度日均成交再破新高,达487亿元人民币。

另从参与主体来看,境内债市一直在吸引着更多海外机构参与其中。2024年2月,新增3家境外机构主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截至当月末,共有1128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556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823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251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新华财经表示,“境外投资者根据其资产配置策略、交易策略的不同,投资大类资产类型存在差异,但海外资金持续流入境内市场,无论投资股票、债券或其他境内人民币资产,都充分反映出其对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充足信心,以及对我国经济基本面和金融环境保持稳定的乐观预期。”

“2024年,随着海外主要经济体加息周期见顶,美联储降息大概率年内落地,中美利差或持续压降,这将进一步加大我国境内债券对海外投资者的吸引力,预计未来外资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态势仍将持续。”明明预测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表示,近半年来的中美利差阶段性收敛,人民币汇率反弹,以及国内宏观经济与政策持续发力等因素都对外资买入人民币债券的行为构成支撑。

金融开放“快车道”下的中国债券市场充满机遇

中国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开放在过去几年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境内债券市场早已成为全球投资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以问题与需求为导向”,支持对外开放政策举措“走深走实”,在当下复杂的全球投资环境中,人民币债券已经成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获得相对稳健收益的“关键选项”。

就在2024年1月,回购和担保品等工具的进一步开放,为外资参与境内债市的流动性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效工具。彼时,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分别落地了关于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政策:一是将“债券通”项下债券纳入香港金管局人民币流动资金安排的合格抵押品;二是进一步开放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债券回购业务,支持所有已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参与债券回购。

德意志银行宏观及新兴市场业务中国区销售总监陶冶青表示,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各项债市新政落地见效,促进了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热情。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联动实施将进一步加强我国境内与香港离岸市场的互联互通,未来两地资本市场将更为紧密融合。

“从境外投资机构的角度来看,通过对债券质押融资或债券回购工具的有效使用,离岸与境内债券市场均能为其提供更为充裕的流动性支持,更加便利的流动性管理机制,对部分投资者而言,还有望通过适当增加融资杠杆获得更可观的收益。”陶冶青称。

她补充道,虽然目前境内与离岸市场受不同因素影响,但在未来将更为紧密融合,驱动因素日益趋同,其中境内回购市场流动性规模将成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从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的角度来看,未来还需要通过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中资商业银行与境外头部银行,更好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断提升外资参与我国债券市场的热情,为境内市场引入优质的境外投资者与发行人。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任涛对新华财经表示,“目前外资持有国内债券以利率债为主,市场方面也以银行间为主,受流动性较弱等因素影响,大量的信用债和交易所债券没有进入外资的选择框中,未来可以考虑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如增强国内信用债市场的区分度等,进而提升外资对中国信用债市场与交易所债市的参与度。”

“目前海外市场利率仍总体处于高位,为提升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建议进一步放宽在境内市场发债募资的境外主体以及发债品种范围,扩大债券市场双向开放力度。”任涛表示,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加快推进,预计境外机构参与中国债券市场的深度还将进一步加强。

另据多家机构反馈,目前海外投资者也期待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参与中国债券市场。展望后续,在境内债券市场“牛市”不改的环境下,在监管部门着力推动高收益债券、ESG相关债券等信用债领域建设的支持下,更加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将更加有助于提升外资参与热情。

明明指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监管部门一系列支持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举措,将有助于满足境外机构日益增长的投融资需求,以及对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的现实需要,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新华财经 王菁 杨溢仁)

标题:外资持债“六连增”!金融开放“快车道”下的境内债券市场充满机遇,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