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7900余亩制种玉米喜获丰收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九月,田间地头满目金黄,丰收劳作的热闹图景在希望的田野上铺满,施甸县仁和镇7900余亩制种玉米也进入收获季,采收、装车、拉运、交售,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工人采收玉米  2024年,仁和镇与腾丰、迪瑞、民生等种业公司合作,通过产前投入、定价收购、保底收入,实行“公司+合作社”“公司+大户”“公司+散户”等模式,在坝区13个村发展制种玉米。  走进苏家村龙华塘自然村,大片的玉米地映入眼帘,成熟的土黄色叶子衬托着金色的果实,20余名工人头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九月,田间地头满目金黄,丰收劳作的热闹图景在希望的田野上铺满,施甸县仁和镇7900余亩制种玉米也进入收获季,采收、装车、拉运、交售,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工人采收玉米

  2024年,仁和镇与腾丰、迪瑞、民生等种业公司合作,通过产前投入、定价收购、保底收入,实行“公司+合作社”“公司+大户”“公司+散户”等模式,在坝区13个村发展制种玉米。

  走进苏家村龙华塘自然村,大片的玉米地映入眼帘,成熟的土黄色叶子衬托着金色的果实,20余名工人头顶烈日,麻利地剥开玉米叶子,掰下金黄色的玉米棒陆续装入箩筐。“今年,我与嘉宝种业公司合作,种植制种玉米317亩,每亩产量约400公斤,交售价格每公斤5.4元,每亩种植成本在1500元左右,纯收入大约20万元,还是很不错的。”苏家村种植大户杨体灵说到,“面前这片玉米预计还需要2-3天能采收完,整个玉米采收季一共需要400多名工人,日工资130元,最近这段时间都在抢抓节令秋收秋种,用工量大,有时还会遇到找不到工人的情况嘞。”

  73岁的李大爷背着背篓匆匆赶去下一片玉米地采收,这是他和他的“玉米采摘小分队”开工的第8天。“最近到处都在采收玉米,大家约着一起哪里有活就去哪里干,采完这片采那片,我们这伙人总的有30多个,都是邻村近寨的,大家在家门口就能领份工资还是很好的!”话毕,李大爷又骑上单车扬长而去。

  近年来,仁和镇立足于镇域内自然条件优势,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以发展制种产业为抓手,从2018年开始发展玉米制种800亩到现在的7900余亩,已有21户种植大户参与到种业发展中来。经测产,今年亩产普遍在470公斤以上,产量估计达371.3万公斤,助农增收2000余万元。通过制种玉米串起利益联结机制,推进种养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解决好农村弱劳动力问题,让村集体“腰包”鼓起来、村民“红利”多起来,玉米制种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种子”。

(转自:饲料行业信息网)

标题:仁和:7900余亩制种玉米喜获丰收,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