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雪、实习生袁媛 武汉报道
日前,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郑煤机”,601717.SH)发布公告称,公司认购的受托方为中国外贸信托、投资顾问为华软新动力的3只理财产品存在无法按期兑付、无法全额兑付的风险,目前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同日,郑煤机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上述三只产品认购总金额为3亿元,除已提前赎回2956.34万元外,郑煤机还面临超2.7亿元的风险敞口。对此,该公司表示,正在积极挽回损失,但若确定无法收回,则会计提损失。
记者梳理发现,郑煤机热衷并不断加码投资理财。自2019年起,郑煤机累计发布16次发布委托理财公告,均是关于使用闲置资金投资金融理财产品的公告。截至今年三季度,该公司账面交易性金融资产超78亿元。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投资理财收益达1.18亿元。
事实上,上市公司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的情况十分常见。Wind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1085家上市公司认购理财产品,合计规模高达7878.44亿元。但近些年,上市公司理财爆雷的事件也屡见不鲜。那么,如何在保证风控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闲钱生钱”?
信托踩雷本金收回不到一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与“华软系”有纠纷后,郑煤机仍购买“华软系”相关产品。今年3月30日,郑煤机发布公告称,公司将上海华软应收股权转让款6552.62万元全部确认减值,原因是上海华软资金链出现问题,现有资产已被质押,且公司通过诉讼也未能收回款项。
此外,今年5月26日,郑煤机向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华软资本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标的为0.71亿元。
紧接着,5月29日,郑煤机购买了“华软系”三只理财产品,与外贸信托签订了三份信托合同,以自有资金1亿元认购了外贸信托-华软新动力精选1至3号等三个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为5%,期限均为12个月。
至于原因,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致电该公司,对方表示,投资理财由专门团队负责,公司正在推进让相关负责团队作出说明。
郑煤机似乎预料到华软新动能即将爆雷,其公告显示,“以上信托产品均要到2024年5月31日才到期,但公司对所投产品的持续跟踪以及近期华软新动力关于汇盛私募发生违约行为导致兑付困难的公告,郑煤机认为上述信托产品面临无法按期兑付的风险,并提前赎回信托1号产品的信托资金2956.34万元。”
但郑煤机仍有超2.7亿元理财资金尚未赎回。尽管该公司表示除上述信托产品外,未购买外贸信托的其他理财产品,也未与华软新动力开展其他业务,且本次信托计划踩雷并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但自11月19日起,郑煤机股价开始下跌,11月20日下跌3.24%,11月21日下跌1.2%。
针对郑煤机信托理财踩雷一事,交易所也火速作出反应,当日向郑煤机下发了监管函。
值得关注的是,郑煤机热衷于理财,此次爆雷的3亿理财产品仅是该公司认购的诸多理财产品之一。2022年3月,郑煤机公告表示,拟12个月内使用不超过50亿元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2023年3月,该公司又发布公告称,拟12个月内使用不超过70亿元额度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公司近一年共投入112.25亿元进行投资理财,实际收回本金63.74亿元,尚未收回本金48.52亿元。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郑煤机理财投资高达近80亿元。此外,郑煤机还背负超80亿元债务,截至9月底,该公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6.41亿元、短期借款7.59亿元、长期借款72.63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86.63亿元。
一位高校经管学院教授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投资人质疑可以理解,投资者看中的是公司盈利能力和发展潜力,他们更希望公司利用资金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分享公司发展红利。若公司将大部分闲置资金用到理财产品购买上,会降低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预期,而且理财有风险,一旦赔了钱还会打击投资者信心。
追求本金安全及流动性
在“30亿元量化私募跑路”事件中,郑煤机是第一家被公开的踩雷上市公司,波及量化、基金、信托等各方。至于责任认定,郑煤机指出,公司联系督促各相关方尽快向公司兑付上述信托理财产品的投资本金及收益,尽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同时,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在必要时采用法律诉讼措施等其他维权手段的权利,最大程度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投资失误导致的损失,除非能够证明爆雷机构存在欺诈或者上市公司高管在做购买决策时存在违规行为,否则损失由上市公司股东承担。
然而,“30亿元量化私募跑路”并不是今年唯一一个理财产品爆雷事件。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约20家上市公司披露风险提示公告,表示“踩雷”中融信托逾期产品。
2023年8月11日,南都物业、金博股份分别发布公告称3000万元购买中融信托产品到期后未及时兑付;8月21日,先锋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分别使用闲置自有资金3000万元、2000万元购买了中融信托两款信托产品,截至披露日尚未收到前述两个信托计划的本金及投资收益;8月22日,微光股份发布公告称其购买的5000万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到期后未及时兑付。
此外,药石科技、安记食品、金房能源、咸亨国际、安邦电气、中瑞泰、润歌互动、安利股份、三德科技、吉华集团和塔牌集团等上市公司纷纷公告踩雷中融信托旗下信托产品。据悉,中融信托的资金池业务整体规模达1000亿元。
风险与收益并存,上市公司如何在保证风控和安全的前提下实现“闲钱生钱”?沈萌表示,如果一定时期内上市公司没有资本支出计划,闲置资金应该以分红形式返还股东,而不是由上市公司管理。如果是资本支出计划执行的间隙,对现金进行管理,应选择流动性和安全性更高的方式,而非以收益为标准。
当前,上市公司偏爱低风险、保本金的结构性存款。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梳理,2021年11月22日至2022年11月22日,A股上市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约为7325.5亿元;2022年11月22日至2023年11月22日,A股上市公司认购结构性存款约为7348.8亿元,认购额居高不下,并保持增长。
上述高校教授指出,结构性存款由基本存款和衍生品的期权两部分构成,本质上仍是存款,本金受到保障,在此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与利率、汇率、指数等波动挂钩,如果市场行情符合预期,那么结构性存款的收益率就会高于普通存款或理财产品。
此外,上市公司公告多强调理财产品低风险的特征。例如,康弘药业回复投资者,公司的流动资金优先满足生产经营需求后,将利用闲置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理财产品(包括结构性存款),提高资金利用率。国盾量子在公告中表示,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投资品种为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发行主体有保本约定的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存款、协议存单、通知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存单、收益凭证等)。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在进行注重安全性和流动性的投资时,需要注意相关风控,加强内控管理,避免出现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局面。”上述高校教授表示。
(作者:王雪 编辑:张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