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信托公司建设信用评级体系的关键要素
建设信用评级体系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信用评级组织架构、流程设计、信用评级模型搭建以及信用评级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信用评级模型搭建和信用评级基础设施建设是整个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基础,组织架构以及流程设计则是使得信用评级体系能在投资决策中发挥作用的保障。
(一)信用评级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是业务发展的基础保障。由于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与非标业务有本质差异,随着信托公司逐步将业务重心转向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以非标业务为基础的组织架构通常不能满足新业务发展需要。目前,信托公司已经开始尝试设立基于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信用评级组织架构体系。
1.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与非标业务的风控差异
一是风险侧重不同。信托公司传统非标业务多以地产项目为主,该类项目一般具备投资标的项目和抵押物两个关键要素,风控部门除了关注交易对手集团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更需要关注资金用途项目的风险以及抵押物的质量和价值等;而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主要投资标的为标准化债券,债券发行人的信用资质是衡量债券偿还风险的核心依据,同时由于标准化债券的特点,信评团队同时需要关注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因素对底层资产价格的冲击。
二是业务环节不同。传统非标业务一般在项目成立前会经历较为严格的风控审核,但在项目成立后,由于项目基本上是封闭管理,且项目模式较为固定、项目抵押物可以兜底,贷后管理一般相对简易;而标准化债券重点关注发行人的信用、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这些风险通常随时间变化较快,从而可能对债券价格造成较大冲击甚至出现违约,因此信评团队除了在主体和资产入库时需要仔细甄别信用风险,入库后的持续跟踪、及时发觉和识别市场风险、入库主体的信用恶化等更加重要。
三是时效要求不同。传统非标业务的项目完成效率虽然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和再合作意愿,但一般仅涉及交易双方,各个时间节点等因素可以通过双方协商调整;而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作为标准化债券等的投资,通常对投资交易、运营管理的时效性要求有更高的要求。
2.信托公司信用评级组织架构
在具体组织架构上,各家信托公司的组织架构设计有所不同,常见的可以归纳为三类:Ⅰ类——信评团队设立在风控部门(以下简称Ⅰ类);Ⅱ类——信评团队分别设立在风控部门以及投资部门(以下简称Ⅱ类);Ⅲ类——在风控部门及投资部门外单独设立的信评部门(以下简称Ⅲ类)。三类不同的信评组织架构设计存在各自的优劣势。
(1)组建效率与成本。组建效率与成本方面,Ⅰ类和Ⅱ类架构下,信评团队一般是由原本的部分风控人员或者投资经理组成,由于风控人员和业务经理在传统非标业务中,其部分工作就涉及信用研究,因此这种转换模式效率较高,组建成本较低;Ⅲ类信评团队因为涉及组织架构、流程设计的更改以及团队人员的配置与培训,通常耗时较长,组建成本相对较高。
(2)时效性与独立性。信用评估工作的时效性和独立性方面,在Ⅰ类架构下,由于风控部门下的信评团队是信用评级的唯一决策部门,通常效率较高,但由于信评体系依托原有风控架构设立,一方面风控标准可能沿袭传统融资类信托业务评审习惯,导致信评的决策可能会受到非标业务的影响;另一方面,在流程的设计上,因受风控部门统筹安排,信评独立性可能会受到公司其他融资类业务决策干扰,独立性有所欠缺;在Ⅱ类的架构下,由于两个部门均存在信评团队,而投资部门的信评团队主要服务于投资,风控部门的信评团队更注重总体风险把控,因此易出现意见出入,需要进行协调,从而产生一定沟通成本,时效性相对较弱;在Ⅲ类构架下,信评部门作为单独设立的部门,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但由于信评流程通常需要重构,在当前组织架构下可能需要风控、投资等多部门会签,若无法做到独立的出入库管理,在时效性上较Ⅰ类稍弱。
(3)业务适配性分析。业务适配性方面,Ⅰ类架构主要组成人员为原本的风控人员,可能会受到传统的非标业务思维的影响较大,在服务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时,可能会出现不适配,即无法充分满足证券投资业务要求的情况;Ⅱ类架构中,投资部门的信评团队和风控部门的信评团队可以通过充分沟通,实现既能满足投资业务的需求又能满足信用风险控制的需求,业务适配性较好;而Ⅲ类架构中,独立的信评部门可以较好地进行综合考虑,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可能造成一定的偏差,在业务适配性上较Ⅱ类偏弱。
(4)流程及权责分工。流程设计及权责分工方面,Ⅰ类架构仅需将非标业务的评审流程根据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特点进行改进,权责上较传统非标业务变化不大;Ⅱ类架构的流程设计时既需要综合考虑两个部门的信评团队的特点,确保双方的信评团队均在信用评级中均起到关键作用,又要明晰其权责范围,流程设计较为复杂;Ⅲ类的流程设计需要强调信评部门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确保信评部门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对信用风险管理起到核心作用。这里需要明确信评部门和风控部门的权责划分,流程设计上较Ⅰ类复杂,但较Ⅱ类简单(见表10-2)。
(二)信用评级流程设计
根据信用评级的评定时点,可以将信用评级分为首次信用评级以及跟踪信用评级。
1.首次信用评级
首次信用评级主要涉及5个步骤:首次信用评级的发起,初步评级报告的撰写,报告的审核批复,二次评级(如有),信用评级意见的出具。
下面对首次信用评级的流程作具体阐述。
首次信用评级一般响应投资业务部门的需求发起,交由信用评级团队进行信用评级,也可以由信用评级团队主动发起。一般来说,投资业务部门会对信用债发行主体及债项进行初步筛选,并将初步筛选合格的待评级债券交由信用评级团队进行评估。评级团队在完成信用评级人员分配后由研究员对债券进行初步评估,并给出初评意见。初评意见或报告经合规性审核后,由信用评级委员会出具核准意见,并依据意见决定是否需要对该债券进行二次评级(见图10-5)。
如需二次评级,则由研究员在进行调研和案头研究后撰写深度信用研究报告,再由信用评级委员会审核决定是否将该债券入库,同时出具信用评级核准/否决意见并归档。出现以下两类情况时可不再进行二次评级:一是该债券发行主体及债项信用极佳,此时可考虑直接批复核准初评意见;二是债券发行主体及债项信用极差,此时可考虑直接否决。
2.跟踪信用评级
跟踪信用评级可以分为定期跟踪评级和不定期跟踪评级。定期跟踪评级在发行人的定期财务报告公告后进行,频率不低于每半年一次;不定期跟踪评级在知悉发行人发生重大事项后进行,频率不固定。“重大事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行人经营方针、经营范围、生产经营外部条件等发生重大变化,债券及发行人主体外部信用评级发生变化,发行人主要资产被查封、扣押、冻结、出售、转让、抵质押等,发行人发生债务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等事项。
定期跟踪评级主要涉及5个步骤:企业/行业基本面变动情况的判断及定期报告点评的撰写、信用等级主动调整意见的出具(如有)、评级重新审核/敞口重新制定(如有)、信用评级委员会进行信用/敞口调整意见的核准(如有)、重要意见/更新资料的记录归档。具体来讲,在中报、年报及外部评级报告发布后,研究员对企业和行业的基本面变动情况进行判断,同时撰写对于定期报告的点评。如果认为有调整信用等级的需要则出具信用等级主动调整意见,并由信用评级团队重新审核信用评级,制定风险敞口。之后将调整过的信用评级和敞口上报信用评级委员会审核,最后进行重要意见以及更新资料的归档工作(见图10-6)。
不定期跟踪评级是在知悉发行人发生重大事项,或收到异常交易、传闻等外部信息后由信用研究员发起。其与定期跟踪评级的差别在于评级的时间点不固定,且主要针对发生重要舆情类和发生信用风险类或其他认为有必要的情况。其中,发生信用风险类是指达到内部风险提示和风险预警的标准;发生重要舆情类是指发生影响企业信用状况的舆情新闻,但尚未达到风险提示和风险预警的标准。从流程上看,与定期跟踪评级相比,在信用评级委员会进行信用调整意见的核准前一般需要投资部门会签。不定期跟踪评级的其余流程与定期跟踪评级类似。
(三)信用评级模型搭建
信用评级模型是信用评级体系的基础,搭建合理的信用评级模型可以更有效地测度信用风险,对信托公司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与全程管理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信用评级模型的框架可以分为信用评级符号体系、主体评级体系以及债项评级体系三个部分。
1.信用评级符号体系
信用评级符号体系是信用评级模型中的一套简单、直观的等级符号系统,用以反映受评对象的评级结果,从而使管理者或投资者能够了解受评对象信用风险的相对大小。信用评级符号可以采用A、B、C的字母命名模式,也可选取1、2、3的数字命名模式,能将不同标的的风险等级表述清晰即可。
信托公司内部符号评级体系应将前述符号体系精细化、具象化。符号评级体系应直接服务于信托公司的投资目标,并与信托公司内部主体评级业务、债项评级业务相契合,通过考量受评主体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债务违约风险的高低,将受评主体分类归档。
2.主体信用评级体系
信托公司信用评级模型以主体评级为主,模型搭建方式主要包括违约评级模型、信用标杆法模型和打分卡模型。
一是信用违约评级模型。主体信用违约评级模型的搭建侧重评判投资对象违约可能性的大小,通过定量、定性分析搜集到的投资标的财务、经营数据,确定评级符号体系中可投资和不可投资的分类标准。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相关性分析将投资标的按照分类标准进行细化分类,将每个标的归入不同级别。模型搭建后,需进行投后持续跟踪调研。如果模型准确,则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模型微调。如果投资了高信用等级标的但却出现了违约事件,则说明模型有待优化,需从分析步骤开始进行模型的重新验证(见图10-7)。
二是信用标杆法模型。标杆法模型主要运用于“坏”样本缺乏的资产组合,更侧重于在优质标的中优中取优。首先采用AHP法(层次分析法)筛选出最能评判标的品质的指标,采用统计法的方式来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考虑内外部专家意见及行业经验,设定标杆原则及评选依据,将所有标的中最优标的选出,其他标的按照此依据依次列入相应等级。标杆法模型与违约评级模型流程类似,均包括前期数据采集、分类归因处理数据、模型验证及回测等过程,在具体细节有所差异(见图10-8)。
三是打分卡模型。对于财务数据中非标准化数据较多或者违约样本数据较少的细分行业或企业,主要采用打分卡模型进行信用评级研究。打分卡模型主要采取量化打分制度及专家评级打分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来综合评定投资标的的偿债能力,并给予相应的评级符号进行评级分类。
量化打分制度的运作原理是将每一家企业的所有情况概括成几大指标(如基本情况、控制人情况、竞争力、盈利能力、成长性等),每个大指标下面又有相应的小项目,每一条目根据企业情况打出相应的分数,然后累加得到企业总分。专家评级打分制度即将投资对象按照多项标准分级(比如按照财务因素、产品销售情况等结合公司内外部专家经验进行等级分档),然后根据投资对象在不同标准下的等级情况列表分类。综合企业的量化得分与专家评级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最终两项得分的权重,得出企业总分数归入相应信用等级。
打分卡模型的主要优点在于形式直观,解释性强,可以充分利用难以量化的定性信息,有利于保障信用分析的灵活性、全面性和前瞻性;缺点在于对专家自身业务素质要求较高,结果具有一定主观性。此外,打分卡模型对受评主体未来经营状况的判断是以其历史经营状况、现状以及目前政策导向为基础,但是受评主体的发展、政策的变化及影响其偿债能力的内外部因素是动态变化的,这些影响因素的未来状况可能与过去、现在有着较大的不同,打分卡模型对受评主体信用风险的评估不能保证准确地预测其未来实际的违约风险。
打分卡模型开发流程的各阶段与违约模型法及标杆法模型开发类似,包括数据准备、模型开发、模型调整、模型回测及模型的最终确定,但在具体工作方面则有较大区别(见图10-9)。
在实际的主体评级模型搭建中,一般是三种方法结合使用。其中,违约评级模型因为债券发行人主体此前违约案例较少,提供的参考价值较少而使用得有限,随着近几年债券市场信用风险频发,可以运用该方法对已有的主体评级模型进行校验。
3.债项信用评级体系
债项评级体系是对主体评级体系的有效补充。一般而言,投资机构可以在主体评级体系的基础之上根据投资精度的需要,决定对该主体的存续债项以及拟新发债项是否进行进一步的评级区分。由于绝大多数债项的信用风险与发行主体的信用风险高度相关,进一步进行评级区分的意义有限,出于效率考量,部分投资机构会通过对主体进行短期评级和长期评级来对债项进行一定评级区分。但部分特殊的债项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评级区分,主要包括有担保的信用债、可转债、可交换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票据等。
对于有担保的信用债、可转债、可交换债券,发行人的主体评级是债项评级的底线,主要评估债项中另外含有的担保、期权等能否为债项降低风险,从而提升其评级。另外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含除股票以外资产抵/质押的信用债,比如某企业曾发行的一笔公司债中包含了未开发土地进行抵质押。同样的,对此类债项进行评级时,发行人的主体评级是债项评级的底线,额外分析对抵/质押的评定能否高于发行人主体评级,从而提升债项评级。
对于资产支持证券/票据,根据其底层资产、架构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含有差额支付、保证担保等条款的,此类证券/票据中同时含有资产支持和差额支付人/保证担保人的信用,绝大多数的资产支持证券/票据都为这一类,差额支付承诺人/保证担保人的主体评级是该类债项的一个重要评级参考,额外分析底层资产和产品结构能否为债项带来额外的增信加持。第二类是不含差额支付、保证担保等条款的,主要为一些信贷类的资产支持证券/票据,此类债项评估主要通过分析其底层资产结构、过往同类资产的违约率、产品分层架构等进行评定,部分产品中可能还会涉及不合格资产回购条款等,也是进行风险评估的一个参考因素。
(四)信用评级基础设施
信用评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系统和技术手段,实现信评体系架构和评级模型的具体功能,同时通过系统之间的良好交互,成为业务的重要数字化支撑。此外,信托公司进行信评系统建设还需要考虑自身业务复杂性以及既有业务系统的耦合性,这对信评系统技术落地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托公司业务具有复杂性,考虑信托工具可投范围广等制度特色,信托公司进行信息系统建设应具有全局观,系统建设需求以具体业务为支撑。同时,考虑业务之间的联系、充分实现系统模块之间的耦合复用,避免重复建设形成的资源低效配置。此外,信托公司传统业务的非标特性,也会积淀海量业务数据,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在信评系统建设过程中,如何将公司自身积累的数据资源进行充分再开发利用也是一项重要考虑,需要在采购招标时明确开发需求。
(课题牵头单位: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摘自:《2022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