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信托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展望与建议
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正逐步成为信托公司的新发展动能之一,信用评级体系将是该类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增强、主动管理资产规模扩大,对外部信用评级的依赖程度将逐步下降,独立的内部评级体系将趋于完善。同时,随着内部评级逐步迭代优化,信托公司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计量、定价和防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信用风险管理将向精细化发展。
(一)信托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未来展望
1.信评体系将是信托公司核心投研能力之一
证券投资信托业务逐步成为信托公司的新发展动能之一。在本轮信托行业调整过程中,通过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引导发展投资类信托业务,推动行业转型。考虑到业务转型持续推进深化、债券市场日趋发展完善,证券投资信托业务预计将保持较高增速。
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将是增强证券投资信托业务所需核心投研能力的重要一环。我国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银行、信托、券商、保险、基金等多类机构并存、竞争与合作并举的市场格局。“资管新规”过渡期后,各机构迎来了真正以能力驱动的公平竞争的资产管理时代。在竞争性的资产管理市场中,信用评级体系作为投研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特定优质资产的把控能力、对信用策略的输出能力,已成为资产管理市场中的核心竞争能力之一。我国资产管理市场不仅规模巨大,而且在产业周期上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信托公司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缺少先发优势,但信托机制灵活性,从业人员素质过硬,能够依托积累的业务经验和资源禀赋进行差异化竞争,持续深耕并构建自身核心竞争优势,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差异化角逐市场份额。
2.由依赖外部评级向独立内部评级体系演进
随着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增强、主动管理资产规模扩大,对外部信评的依赖程度将逐步下降,独立的内部评级体系将趋于完善。在证券投资业务发展初期,出于成本收益的考量和对市场专业化分工的遵循,信托公司采购外部机构的评级服务能够实现与投资端的快速对接,辅助业务落地,但这也意味初期信托公司对信用风险的把控能力偏弱,不利于形成主动管理能力。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建立独立自主的信用评级体系仍是必经之路。在这一过程中,信托公司将逐步优化对合作客户的评价框架和分析逻辑,拓展资产分布的行业范围,加深对各行业商业模式和风险特征的理解,在满足外部监管机构或上级单位对信用风险管理的要求同时,将通过信用研究助力风险管理和证券投资,创造经济价值。
3.信托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将向精细化发展
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是更新信托行业风控理念、保障信托业务健康发展的机遇。目前,加快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确保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健康发展已成为信托行业共识,且部分公司已着手搭建信评体系。未来,随着内部评级逐步迭代优化,信托公司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计量、定价和防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具体来看:
一是对投资标的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识别角度将更多样。评级模型中的重要评价因素及评价标准,为深入研究客户的综合实力和合作策略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和有力的分析工具。此外,对于公开发行的信用债券,除传统的财务报表和信息渠道,还能够通过公开披露信息、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外部评级及卖方分析报告等渠道,从多角度深化信用风险研究,形成多维度的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二是对信用风险的计量方式将更加细化。内部评级在定量和定性上对投资标的信用好坏做出判断和排序,甚至可以预测未来一定时间的违约率和损失率,作为信用风险的计量工具。理论上,信托产品的损失风险由客户承担,但在实践中,信托公司作为受托管理人,在管理职责下因个券踩雷导致的净值大幅下跌将对公司声誉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将优化信托公司对信用风险的计量方式,对进一步提升信用风险管理能力。
三是对资产定价能力将日趋增强。信托公司传统业务的定价逻辑为资金成本驱动、运营成本覆盖再加业务团队的商业谈判能力,较少精算信托资产端的风险补偿,随着证券投资信托业务的开展和信用评体系的完善,信托公司将逐步具备信托资产端定价的能力。这一方面体现为在信用风险得到有效补偿的基础上考量资产价格;另一方面体现为在缺乏公开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结合不同评级下的估值收益率曲线实现资产估值,助力信托产品的净值化转型。
四是信用风险的防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这主要体现为优化客户分类管理和集中度控制。信托公司传统的集中度风险管理主要基于合作项目余额,较少综合考虑各主体的信用风险水平制定系统的额度和集中度限额管理方案。随着内评体系建设完善,除了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对传统的非标业务主体也具有兼容性,有助于将客户合作授信额度与主体信用风险相关联,使信用评级高的客户获得更高的授信额度,实现信用资产组合的优化配置。
(二)信托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将信用评级体系作为信托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建议在内部信用评级的理念下,将内部信用评级落实到业务授信政策、资产定价、投后管理、业绩考核评估等各项业务之中,在现行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向精细化发展,推动内部信用文化建设。
二是借鉴成熟资管机构的信用评级体系搭建方法。基金、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机构在长期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对主体、债项评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多种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业务场景的信用评级方法,这些经验和方法对于刚刚起步建设信评体系的信托公司有较高借鉴意义。
三是从建立有效的信用评级系统的要求出发,重视并做好基础性工作。一方面,推进信用评级数据库的建设。不同信托公司的投资方向、资产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只有做好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并持续维护,才能在此基础上选择或开发恰当的评级模型。另一方面,现代金融科技在信用风险的识别、定价、监测等方面的作用突出,作为信评体系搭建的基础设施,信托公司需要深度布局金融科技,代替部分传统人工监测方式,实现精准监测和实时响应。
四是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事后评价,以考察信用评级体系是否能够很好地评价、管理信用风险。良好的事后评价指标体系及切实执行,是完善内部评级系统的关键。目前国内各信托公司在推行信用评级方面尚属于起步阶段,逐步沉淀内部信用评级数据可以为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系统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通过强化事后评价意识,不断回溯审视信评体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逐步实现信评体系的优化。
(课题牵头单位: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摘自:《2022年信托业专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