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信观察】2023年第22期

【本期摘要】宏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意见和建议值得重点关注监管:北京探索将不动产、股权等作为信托财产登记,助力拓展家族信托和家庭服务信托业务“蓝海”行业:11月上半月行业集合信托业务发行量减价稳,金融标品信托成立规模显著提升,房贷“三个不低于”、国资央企

【本期摘要】

宏观: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意见和建议值得重点关注

监管:北京探索将不动产、股权等作为信托财产登记,助力拓展家族信托和家庭服务信托业务“蓝海”

行业:11月上半月行业集合信托业务发行量减价稳,金融标品信托成立规模显著提升,房贷“三个不低于”、国资央企持续发力、地方城投“打折式兑付”、数据交易市场快速增长等值得关注

集团:天津信托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上海医药的行业地位持续彰显

宏观环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

10月2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了《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出席人员强调,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和完善金融监管,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面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11月22日,中国人大网发布《对金融工作情况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出席人员所提意见和建议要点如下。

一是更加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建议加大对“保交楼”的金融支持力度,继续优化购房政策,加大对汽车、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包括继续加大对普惠小微、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强化银行与实体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实际联通,加强对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等。

三是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风险隐患,包括统筹协调各类重点风险的防范化解工作,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对跨地区、跨行业、跨市场开展融资活动并且融资规模巨大、资产负债率高的企业,以及重点地区、重点融资平台建立清单,分类分级监管;继续支持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依法合规、分类实施化解存量债务风险,严控融资平台增量债务等。

四是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包括依靠“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和鼓励我国金融“走出去”;研究提升中小金融机构治理能力的综合措施;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确定的金融领域法律草案起草工作。

总体来看,人大常委会会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与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一脉相承,且重点更为聚焦、突出,很可能成为本届政府和监管机关在未来一段时期重点推进的工作事项。

国资委强化对国资央企的全面领导

1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专题会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国资央企的全面领导,围绕价值创造提高核心竞争力,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增强核心功能,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坚持系统谋划、分类施策,加强国有资本投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灵活采取控股、参股、交叉持股等资本运营方式,持续巩固国有经济具备基础又必须掌控领域的优势地位,加快补齐短板。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孵化一批独角兽企业,联合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推进科技攻关和未来产业布局,加快突破一批重点产业底层技术、前沿颠覆性技术,建立健全布局未来产业的机制。

央企和优秀国企是未来一段时间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也是信托公司要全力争夺、维护的重要合作对象。央企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超40%。找准国资央企在新时代服务五篇大文章的痛点,信托公司应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回归“插空补位”定位,为建设金融强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央行等八部门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通知》强调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支持信托等机构以及资管产品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自愿的前提下,投资民营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和未上市企业股权。

《通知》从目标总量上体现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一视同仁”的发展理念,从服务重点上准确落实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的“优化资金供给结构,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工作要求,预计未来强有力的精准滴灌将使得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民营企业的流动性困境有望得到一定缓解,而信托公司涉及工商企业的传统投融资类业务规模或将持续萎缩,但有望通过加强转型创新,在股权投资、企业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企业年金服务信托、家庭服务信托、家族信托、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等“插空补位”特色金融服务领域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监管动态

北京探索建立不动产、股权等作为信托财产的信托财产登记机制

11月2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其中提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建立不动产、股权等作为信托财产的信托财产登记机制。”

目前信托财产主要为资金形态,不动产和股权等财产形态符合法理,但在具体实践和实际操作中,由于各种财产登记制度的限制,使得资金以外形态的财产作为信托财产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障碍。国投泰康信托研究院院长邢成认为,从理论角度来看,这进一步拓展了信托财产的形态,为监管部门出台实施细则,有利于进一步拓展信托财产形态的多元化。从实务角度来看,是为信托公司拓展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特别是大力拓展家族信托和家庭信托业务,开辟了广阔的“蓝海”,目前委托人主要以资金作为信托财产来设立家族信托或家庭信托,而对于广大的企业家以及超高净值群体来说,占有重要地位的是股权、不动产或者其他贵金属、古董、文物、字画等动产类的财产形态。

金融监管部门提出房贷“三个不低于”、起草白名单

11月17日,金融监管部门主持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了房地产贷款的“三个不低于”,即各家银行自身房地产贷款增速“不低于”行业平均房地产贷款增速,对非国有房企对公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房地产增速,对非国有房企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贷款增速。会上,金融监管部门还要求各金融机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政策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

据传,监管部门正起草中资房地产商白名单,50家国有和民营房企或被列入,出险房企也或被纳入,白名单地产商将可能获得更多信贷等金融支持。

市场普遍认为,政府不仅进一步加强了对房企投融资的力度支持,还通过明确指标化的量化要求和可操作可考核的监管约束标准进一步提升了支持保障,对恢复房地产市场乃至经济的信心具有一定意义,也为防范化解房地产存量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央行、科技部等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会议指出,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聚焦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金融服务的短板弱项,推动完善包括信贷、债券、股票、保险、创业投资、融资担保在内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金融力量。

会议强调,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建立健全科技金融工作推进制度机制,抓紧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实施措施,推动工作落实。进一步健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两个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组织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加强科技公共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评估交易等配套支撑,健全科技金融统计和评估体系。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产品服务、风险管理和组织机构体系,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增强金融支持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港交所实施IPO「双重参与」改革

11月21日,港交所旗下联交所宣布放宽「双重参与」规限,容许IPO新申请人的现有股东(包括pre-IPO投资者)和基础投资者在以下情况下可进一步认购或购买股份。一是发售总额至少10亿元;二是所有股东及其紧密联系的配股不超过总股数的30%;三是上市申请人的控股股东和董监高及其紧密联系人未有根据本项豁免获分配上市申请人的发售证券。

这将为独立投资者提供更多灵活性,推动香港市场的IPO和成交的活跃度,直接利好以投资银行部为主业的昭海金融,带来更多的相关业务机会;此外还可在高净值客户和机构资金作为基础投资者或独立投资者时,方便加码认购或购买该潜力或心仪香港新股标的,更有效地管理不同资产配置。

注:国际市场部分内容由香港专业机构提供。

行业发展

11月下半月行业集合信托业务量减价稳

据用益信托网统计,本期(11月20日-11月26日)行业集合信托业务规模的周发行量165.4亿元,环比、同比分别下降8.8%、6.1%,或受部分同业兑付困难舆情影响。本期非标项目平均收益率6.46%,较上期提升3bp(同比下降16bp)。

预计后续发行规模和收益率有望维持震荡格局。从发行规模来看,宏观环境和投融资整体较为平稳,行业正逐步适应业务三分类的实施,存款利率降低、股市与房市持续萎靡以及居民暂无更好理财手段将为发行规模的稳定提供一定支撑,但受部分同业兑付困难舆情影响仍将对发行规模形成有力压制。从收益率来看,三点因素或有影响:一是10月社融等流动性数据增速预计仍将理想,存款利率降低对信托产品销售有所促进;二是城投业务供给下降和金融类业务复苏的速度有待观察;三是多数地区销售疲弱整体抑制投资意愿,地产业务仍难有出色表现。

胡润研究院发布《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报告》

11月1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胡润百富2023中国高净值家庭现金流管理报告》。总量方面,中国拥有600万元家庭净资产的“富裕家庭”达518万户,拥有千万元家庭净资产的“高净值家庭”达211万户,拥有亿元家庭净资产的“超高净值家庭”达13.8万户。分布方面,北京30.6万户、上海27.1万户、香港21.5万户、深圳8.0万户、广州7.3万户是拥有“高净值家庭”最多的5座城市。职业方面,企业主占比52%、金领30%、职业股民10%、不动产投资者8%。

随着高净值家庭数量的不断增加,高端财富管理市场也日益规范与多样化。高净值人士的理财需求更加深入,偏向于增值、价值观传承等,高净值家庭财富管理具有定制化、体验性、私密性、资产配置多元化的特点。针对高净值人士的产品,除了固定收益、股票、基金、保险等大众投资产品,还包括私募股权、家族信托、家族办公室、房地产金融、海外投资等产品。此外,财富人群作为创新生活方式的引领者,愈发注重知识整合、兴趣投资、身心健康管理等,与此相关联的衍生服务热度攀升。

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近千亿元

11月26日,在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发布的《2023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规模达876.8亿元,在全球的占比为13.4%。预计未来3年至5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仍能保持较高速的增长,2025年规模有望增长至2046亿元,预计年化增速达32.6%。

从行业角度来看,金融、互联网、通信、制造、政务的交易规模排名行业前五,分别占比35%、24%、9%、7%、7%。从区域角度来看,上海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上“领跑”,北京的国企、央企数据资源丰富,广东是数据跨境流动的先行者,杭州、宁波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应用场景。

在全国率先成立数据交易所的上海,今年继续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新举措。上海数据交易所副总经理韦志林对记者表示,2023年以来,上海数交所单月数据交易额已超1亿元,并保持每月稳步增长态势,预计2023年全年数据交易额突破10亿元。

集团动态

天津信托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11月28日,天津市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案例评选工作结果,天津信托的全国首单市场化协议重组服务信托等26个创新案例入选天津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案例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案例提名奖。这反映了天津信托在混改后,遵循上实集团战略指引,全力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推荐转型发展的具体表现。

上海医药持续位居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前列

11月18日,第40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论坛在北京举办。会议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上海医药集团排名较上年上升一位,位列“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第六位,并蝉联“2023年中国医药研发产品线最佳工业企业”。

上海医药荣获亚太质量组织“2023年度创新奖”最优级

11月17-18日,亚太质量组织举办了第28届亚太质量组织国际会议,本届大会上颁布了多个年度奖项,上海医药首次申报便荣获“2023年度创新奖”最优级(STAR),这是该奖项自设立以来唯一获奖的中国医药企业。亚太质量组织成立于1985年,是拥有自主权、非政治性、非盈利性的国际科学技术组织,共有52个国家的质量组织参加。

以上内容由天津信托战略协同部原编

标题:【天信观察】2023年第22期,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