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意见》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坚持先立后破,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确保能源安全。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力争达到45%,老旧内燃机车基本淘汰。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把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等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强化税收政策支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完善征收体系,加快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征收范围。
2.时隔两年多证监会恢复召开线下新闻发布会,释放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加强与市场沟通的积极信号。发布会要点包括:证监会将加快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大中长期资金引入力度;行业机构普遍认为当期A股市场估值水平已处于历史低位,长期看已具备较高投资价值;证监会将继续把好IPO入口关,做好逆周期调节工作;目前新股发行承销机制运行总体平稳;证监会扎实有序推进基金降费工作;证监会将加大回购事中事后监管。
3.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2月CPI同比-0.3%,预期-0.4%,前值-0.5%,同比降幅收窄;环比上涨0.1%,前值-0.5%,环比由降转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相同,涨幅保持稳定。中国12月PPI同比-2.7%,预期-2.6%,前值-3%,同比降幅收窄;PPI环比-0.3%,与前值持平。
12月CPI环比有所好转,但处于较低水平。从分项数据来看,食品是CPI好转的主要贡献项,鲜菜、鲜果及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9%、1.7%和0.9%,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主要是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以及节前消费需求增加。猪肉价格环比依然负增长,但降幅较10-11月有所收窄;非食品环比下降0.1%,油价是主要拖累项,主要是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影响所致。
PPI环比下降0.3%,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部分工业品需求偏弱是主要拖累。其中,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6%、3.0%,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3%,市场需求不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持平。受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2.3%。临近年底部分基建项目加快施工,水泥等建筑材料供给偏紧,水泥制造价格上涨2.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0.8%。基于全球油价有企稳迹象,及未来基建、“三大工程”等需求陆续释放,都将对国内工业品价格构成一定支撑。
4.以美元计价,中国2023年12月出口同比增长2.3%,进口同比增长0.2%。以人民币计价,12月出口同比增长3.8%,进口同比增长1.6%。
12月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3%,较前值回升1.8个百分点,部分是去年低基数影响。12月环比为4.0%,基本位于历史均值附近,整体表现平稳。从出口目的地来看,对欧盟、日本、东盟出口增速均不同程度高于前值,但对美出口同比增速为-6.9%,较前值回落幅度较大;从产品结构来看,汽车和船舶出口同比分别为52.0%、28.6%,保持较高的景气度。地产后周期产品(家电、家具、灯具)同比显著高于前值,劳动力密集型产品降幅收窄,电子产品明显回落。进口金额同比增加0.2%,较前值提高0.8个百分点,内需温和恢复起到了一定助力。随着海外典型去库存周期结束,及“三大工程”等需求释放,总需求有望逐步改善。
5.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12月未季调CPI同比上涨3.4%,预期3.2%,前值3.1%;季调后CPI环比上升0.3%,预期0.2%,前值0.1%。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美国2023年1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9%,创2021年5月以来新低,预期3.8%,前值4%;环比上涨0.3%,与预期及前值持平。美国CPI数据发布后,美联储2024年3月和5月降息可能性下调。
12月CPI同比、环比增速均反弹且超预期。住房价格在整个CPI指数中约占三分之一,占其升幅的一半以上,在12月份上涨了0.5%,酒店价格有所上涨;食品通胀创下新高,12月六大食品杂货店食品类指数中有四个指数有所上升。肉类、家禽、鱼类和蛋类的指数环比上升了0.5%,其中蛋类指数上升了8.9%,外出就餐指数在去年上涨了5.2%。核心CPI同比增速为3.9%,为2021年5月以来首次跌破4%,较11月前值4%有所回落,但超过预期值3.8%,环比增速为0.3%,也未再降温。核心商品价格(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商品)在连续六个月下降后变化不大,主要是二手车价格意外回升,打破了再次下降的预期。美国CPI数据公布后,美联储掉期交易显示,美联储3月和5月降息的可能性下调,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短线拉升,美股期货盘前走低。
2023年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2023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
12月新增社融的主要贡献仍然来自于政府债券融资,人民币信贷弱于去年同期,企业债及非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人民币贷款增加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401亿元。其中,企业中长贷同比少增近3500亿元,但单月新增规模8600亿元左右,仅次去年同期1.2万亿元。其主要一是去年基数较高,二是财政发力政策效果仍需一定的时间;居民加杠杆购房的意愿仍处于低位,12月中长期贷款新增1462亿元,略低于2022年同期,为近10年同期新低,同比少增约400亿元左右。
12月政府债券增加9276亿元,同比多增6470亿元。其中国债净融资增多,地方政府债融资有所较少;企业债券减少2625亿元,同比少减2262亿元,主要是低基数影响;信托贷款增加348亿元,委托贷款减少43亿元,同比有所改善,但环比变化有限。
总的来看,12月社融数据总体处于平稳状态。考虑到2024年增发国债资金落地、新增3500亿元PSL落地等释放的配套融资需求,后续数据仍有一定的支撑。
(一)股票市场表现
本周(1.8-1.12),市场情绪较弱,三大指数持续下挫。其中,科创50指数下跌3.64%,上证指数下跌1.61%。从行业上来看,美容护理、电力设备和商贸零售等行业涨幅靠前,通信、计算机和电子等行业垫底。
(二)市场资金价格表现
本周(1.8-1.12),市场流动性保持充裕,银行间资金价格有所下行。从价格变化趋势来看,DR007上行4.97BP;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0.36BP为2.5172。
(三)债券市场表现
从债券市场表现来看,受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长期利率下行等因素影响,中证国债指数和中证企业债指继续保持上行,中证国债指数上行0.18点,中证企业债指数上行0.5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