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5200万户,在企业总量中占比达到92.3%。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股份主要由创始人家族持有,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位。如今,中国已迈入改革开放的第46个年头,企业经营的交接已成为诸多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的重要议题。有关数据

据新华社报道,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登记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超5200万户,在企业总量中占比达到92.3%。大部分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股份主要由创始人家族持有,家族成员出任企业的主要领导职位。如今,中国已迈入改革开放的第46个年头,企业经营的交接已成为诸多企业、尤其是家族企业的重要议题。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8年。如何让企业活得久、活得好,是民营企业家需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如何实现成功的传承?家族企业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传给谁”以及“怎么传”。

“传给谁”:“传内”还是“传外”?

民企的代际传承不等于直接把企业传给家族的后代,因为企业家精神和能力并不会随血缘自然传承,民企创始人可以选择把接力棒交给家族后代,也可以对外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理企业。

一直以来,关于民营企业传承应该如何选择的争议很大,无论“传内”还是“传外”,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但也不乏诸多成功案例。如美国科技巨头苹果、微软和谷歌均已完成领导人的代际传承,库克继乔布斯之后出任苹果CEO一度引发质疑,但在库克的带领下苹果市值从不到3500亿上涨到目前超2.6万亿,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地位更加稳固;纳德拉出任微软CEO时微软市值是3000多亿美元,现在已超3万亿美元;桑达尔·皮查伊2015年接任谷歌CEO之后,谷歌市值涨幅约300%。与此同时,家族后代接棒后再创辉煌的企业家也不在少数,如安踏的丁世忠、方太的茅忠群等。

具体来说,“传内”和“传外”各有利弊。家族成员通常对家族企业的文化认同度更高,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家族后代接班也便于解决信任问题和“委托代理”问题,但在候选人的数量和质量上相对有所欠缺。“传外”可以更大范围的选择德才兼备的候选人,外聘经理人通常管理经验更为丰富,对市场认识更加深刻,然而外聘经理人也往往过于注重企业短期业绩而忽视长期发展,产生“道德风险”。

民企掌舵人应综合考虑企业和家族的具体情况,任人唯贤,选择合适的接班人。

“怎么传”:如何实现成功的传承?

许多中国家族企业认为选好接班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事实上要实现成功的传承,还需要解决“怎么传”的问题。波士顿咨询公司指出,要打造长寿的家族企业,民营企业家需要同时关注企业视角的“基业长青”和家族视角的“家业长青”,提早规划,未雨绸缪。

1、尽早培养接班人。家族企业应尽早制定接班人的培养计划,内外兼修。一方面应加强对家族后代的教育和培养,注重言传身教,形成良好的家风,同时可以尽早让家族后代进入企业锻炼,为日后掌舵企业打好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在企业内部选拔优秀人才,有针对性的进行轮岗锻造。除此之外,需要不断完善企业领导者的选拔机制,从而保证潜在企业领导者群体的质量和数量。

2、完善家族企业治理与管理机制。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时代的变迁,家族企业急需构建更加完善的治理与管理机制。首先,家族企业应搭建合理的权利治理架构,对经营权、所有权、监督权、收益分配权等权利做好分配和防火墙设计,做好各项权利的平衡。其次,注重从“人治”向“法治”转变,企业领导人应带头遵守各位规章制度,并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最后,要建立梯队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传帮带”,力求做好老、中、青三代人才的融合。

3、提前做好家族企业的股权架构安排。为避免家族企业股权分散,甚至控制权旁落,创始人家族应尽早对家族企业的股权架构进行安排,如借助家族信托等工具,在保障家族企业股权结构的长期稳定,促进家族和谐的同时,帮助创始人家族提前规划家族财富。

雪松国际信托家族办公室主要成员扎根于家族信托领域多年,具有丰富的产品设计与管理经验,曾管理过境内第一单家族信托,累计管理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规模超100亿,团队成员擅长境内外家族信托(含股权、房产类家族信托)架构搭建、保险金信托架构搭建及慈善信托方案设计、大类资产配置,可以根据高净值客户的家庭情况、财富传承诉求、资产状况等等定制专属的财富保护、传承与配置方案。

本文由雪松国际信托家族办公室提供,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标题:浅谈民营企业的代际传承,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