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值去哪了?

来源:资管云私募更“私”,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变天了。大家突然发现市场上已经找不到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覆盖全部的私募基金净值数据了。今年4月30日,中基协发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8月1日起正式执行。在《指引》中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向没有签署代销协议的机构或个人提供基金净值等业绩相关信息

来源:资管云

私募更“私”,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变天了。

大家突然发现市场上已经找不到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覆盖全部的私募基金净值数据了。

今年4月30日,中基协发布了《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8月1日起正式执行。

在《指引》中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不得向没有签署代销协议的机构或个人提供基金净值等业绩相关信息。

也就是说,没有与私募基金管理人建立销售委托关系的机构,将无法获取并展示私募基金的净值信息。

未来私募基金的净值展示会变得更加“私密”,每一家代销机构可能都只能覆盖一部分私募,毕竟各家的白名单和筛选标准都不一样。如果以各家覆盖的私募机构画个圈,重叠的部分恐怕会比较多,毕竟能进入白名单的也就是目前20000多家私募基金的一个零头,再也不存在能够覆盖全市场私募的机构了。

要知道,虽然私募在过去同样不能公开展示业绩,但不少合作机构会发布大部分私募基金的净值,无论是券商做的私募净值周报,还是长期挂在某些三方代销机构平台上的榜单、排行,基本上大家都能比较轻易地看到私募基金的数据,只要满足合格投资者的认定。

现在别说合格投资者了,哪怕你是高净值中的高净值,可能也不会存在“信息差”了。

影响有多大?

1、首先是直接受到冲击的私募基金本身。

新规强调了“私募”的属性,但是似乎只要与代销机构签署协议就能继续展示业绩。

但是很多机构的代销是有一定门槛要求的,这本来就是筛选私募的第一步。原先因为规模原因进不了券商、银行白名单的小私募基金可以选择在免费的三方网站上展示“实力”,但如今这条渠道也可能被堵死。

此外,新规还对私募基金的推介行为进行了规范,比如不得将规模小于1000万元或成立期限少于6个月的私募基金过往业绩用作宣传、销售、排名等 。

这更加快了小私募的出清速度。

当然有一个点是避不开的,要代销就势必会存在代销费用,目前市场有不少私募仍处于观望态度,并不急于找代销机构补签代销协议也是出于这个考虑,毕竟代销协议中约定的代销费用分成可不低,据说前端与后端都会收取不等的费用。

牛市的时候无所谓,代销机构能带来的量完全“对得起”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付出。但一些现在活得比较拮据的私募管理人,或许都会好好算一算这笔账,毕竟越来越多的私募管理人由于行情的原因,开始对部分产品不收取前端费用,以此吸引投资者买入。而如今代销协议的签署,则是要私募基金管理人真金白银地分出一部分收益给到代销机构。

当然,目前仍有争议的点在于,是否可以仅签署代销协议,而并不真正进行销售?

如果可以,那多机构大面积撒网地签代销则不是大问题,无非就是时间成本多一些;如果不行,那私募管理人肯定会仅选择部分业绩好看的产品在个别代销机构上线展示,肯定不会考虑在多家平台都进行代销。

2、对代销机构来说,有利有弊。

过去,由于代销和托管资格的存在,很多机构是可以直接通过管理人索取净值的。即使并没有真正代销的私募管理人,也会像交“保护费”一样,将大部分产品净值提交给代销机构。

而代销机构则可以再加工后用来服务客户,甚至也可以成为公开展示自身实力的路径,所以才会出现有很多券商、期货等代销机构在大群内发送私募产品周报和净值变化,有时候甚至还有个别私募管理人产品的进阶资料等。

现在?估计都不敢了。

毕竟在新规后,代销协议是每个产品都得签,而不是公司对公司的协议。以前一家私募可能旗下3、40只产品,挂在一家代销机构的就2-3只签了代销协议,但是所有的产品净值都会提供。现在就必须每只都签,才能获得数据。

代销机构怎么办?

要么抓紧找私募管理人签署代销协议,以确保能够继续展示其基金业绩 。

要么就做好只能展示一小部分私募的准备。

这各有利弊,好的地方是会有很多私募求着券商来做代销,一些之前“爱答不理”的绩优私募可能也会有机会合作,也能为公司增加一笔代销费用的收入。

不过反过来说,如果人力无法覆盖足够的数量,公司在短期内能够代销的产品货架会变得极为难看。

客户问起来,为什么他家有XXX基金,你家卖来卖去都是这几只?总不能说因为还没跟对方签代销协议吧。

而且不光客户不好应对,投资部门的意见恐怕更大,虽然大家都不能在全市场研究筛选私募了,但是别家的筛选池有500只产品,你跟我说只能研究100只?信不信跟你拼命啊。

所以估计还会产生另一个现象,机构之间的抱团与分享,私募的净值数据会一跃成为机构之间交流的“硬通货”,头部机构无疑会逐渐垄断一部分私募的核心数据。

3、对三方私募数据平台是严重打击。

因为代销协议的要求,有代销资格的三方私募数据平台还好,跟其他代销机构一样,影响只是短期的,慢慢地再补协议就好;而那些没有代销资格的平台,无疑整个商业模式都被影响了。

但即使有代销资格的平台,估计也比较难覆盖全部私募了。

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为20768家,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8200家,管理基金数量为151257只,管理基金规模为19.89万亿元。

对大的金融机构来说,是可以努力去进行覆盖的,无非就是增加人力成本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但对于三方私募数据平台来说,却不这么容易。而且私募管理人找券商等金融机构进行代销才能在其他业务端上进行衍生合作,这是私募数据平台完全做不到的差异。

而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想大范围看净值也就不那么方便了。

之前高净值客户投资私募除了依托财富端的推荐,更多是到三方网站进行数据的筛选,来找到一些业绩不错的私募,之后再具体了解。

但现在能看到的要么不全,要么有失偏颇。毕竟过去一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平台上展示的,是旗下大部分甚至全部的产品,投资者完全可以横向进行对比。现在估计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只会优先代销或者展示其想发的产品。

这样的产品会有什么问题?业绩表现持续性强一点的还好,如果风格漂移或者行业轮动比较频繁的产品,展示的时候完全错过了其红利期,业绩会惨不忍睹。

投资者真正想买的一些绩优产品往往由于限购,私募基金管理人完全可以不再去做代销,投资者可能也就跟踪不了业绩表现了。

以后买私募真的就只有碰运气了?要么就是听理财经理给你的推荐,然后去找私募复核,要么就是看一些榜单的获奖名单了。

总之,现在的规定下,想了解到私募信息的难度肯定是要比以前高多了。

不过,这也让三方私募数据平台从一股脑上架很多产品的大型自选超市,往经过筛选的精选超市转型,投资者在上面看到的产品信息,是经过平台筛选的,一定程度上帮投资者把了一道关。

整体来看,一方面私募基金之前玩的橱窗基金模式可能就会消失,一些产品规模小、容易做出业绩撬动其他产品的模式也是监管严管的重灾区;另一方面私募备案的节奏也会得到控制,一家私募管理人不会再动辄数十只同系列产品一同发售,反而可能会考虑一只产品多机构代销。

其实监管本身发布《指引》的出发点也是很明确的,就是希望私募基金管理人更加合规。

本身对于合格投资者的认定也应该更加严格。满足了合格投资者认定的门槛,通过三方数据平台拉一拉数据,就能选出好的私募基金了?

监管可不同意这样的事。

私募更“私”,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文:李沪生 | 智信研究公司基金研究主管

标题:净值去哪了?,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