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消息汇】2024.8.7 星期三

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目录一、高质量人才成为信托业增长动力二、信托公司加速换帅促转型三、资产管理信托回暖 固收类产品受青睐四、年内上市公司共斥资逾43亿元购买信托理财产品 12家公司各自累计认购金额均超亿元五、期货业携手信托业 跨界合作共绘慈善信托新篇章六、昆仑信托稳健前行:于璐深耕风险管理,助力企业

转自:中国信托业协会

目录

一、高质量人才成为信托业增长动力

二、信托公司加速换帅促转型

三、资产管理信托回暖 固收类产品受青睐

四、年内上市公司共斥资逾43亿元购买信托理财产品 12家公司各自累计认购金额均超亿元

五、期货业携手信托业 跨界合作共绘慈善信托新篇章

六、昆仑信托稳健前行:于璐深耕风险管理,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高质量人才成为信托业增长动力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2024-8-6

人才是推动行业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信托公司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引入新鲜血液,注入新思想和活力。

高速发展吸引高学历人才

根据信托公司2024年最新披露的年报统计,2023年度信托业人员队伍略有减少,从业人员的整体规模总数为16735人,较上一年减少8.85%。具体在披露的56家公司中,26家公司出现人员扩张的情况。2022年信托行业人员的变异系数为0.46,各公司间人员差距仍然存在,但呈逐步缩小趋势。信托行业近几年快速发展带来的良好发展平台和较高的薪酬水平,吸引了大量高学历人才(包括博士硕士两个层次)的加入。5家公司高学历人员占比70%以上,22家公司高学历人员占比50%以上,16家公司高学历人员规模超过200人。

各信托公司中,从业人员的规模分布以1000人以下的中小型信托公司为主,2023年规模前三位为中信信托、光大兴陇和五矿信托。2023年从业人员增幅前三名为陕西国信、西部信托和国联信托,高质量人员的流入也为这些公司业绩增长带来了一定支撑。

从披露的信托公司从业人员年龄来看,已披露10家公司中,平均年龄为37.2岁,与2022年相比下降。从业人员平均年龄最大为41岁,最小年龄33岁,行业内分布几乎不存在差异化。

人力资源布局战略

(一)明晰新时代人才发展规划

信托公司充分认识理解新时代人才战略的重要性,树立以人为本、人才优先的发展观,形成各具特色的人才理念。应着眼于公司中长期业务发展战略需要,加强人才战略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人才布局。坚持以德为先、事业为上、人事相宜、人岗相适,根据转型发展新时期不同岗位要求,选好人才、用好人才,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发展环境。

(二)做好人才战略的检视与评价

一要加强战略理解,提升人才引进计划的科学性、标准性,及时跟进资管人才市场发展趋势研究,做好人才缺口需求分析。完善人才引进流程,可包括简历筛选、背景考察、性格测试、专业面试、实习考察、综合评定等,提高人才引进工作效率。

二要明确人才标准,支撑业务转型。应根据转型业务发展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岗位、职级人才标准,制定差异化的胜任力模型,并根据业务发展、市场变化进行动态调整更新。将人才薪酬适配、企业文化适配及未来发展潜力等纳入人才引进考量。

三要做好人才梯次衔接,健全人员调整退出机制。针对转型关键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等开展继任管理,提前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岗位培养人选,有计划地进行岗位培养锻炼。并结合各公司发展背景和业务特点,健全人员调整退出机制,依法制定完善市场化、行之有效的不胜任岗位调整和退出制度,切实做好劣者汰。

(三)完善人才引进机制

一是升级调整传统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强化与高校的人才对接与储备培养,采取专家挂职兼职、校企联合、项目共建、第三方智库合作等方式,实现“筑巢引凤”,柔性引才。二是主动构建多渠道、多专业的外部人才储备库,定期开展外部人才库的盘点和激活,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潜在人才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为人才聘任提供参考依据。完善人才引进效果评估,提升人才引进效果。三是加强对人才引进过程的相关程序要素回顾分析,除关注应聘比、录用成功比外,应重视聘用合格比、招聘成本、用人部门满意度、新入职人才流失率等,持续改进人才引进工作实效。

(四)加强内部人才培养

首先,依据战略发展方向和自身资源禀赋,构建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如转型发展压力大,可以采取“先核心岗位,后全线涉及”思路,优先对最核心、紧迫的胜任力需求岗位开展培训,采用专业深造、订单式培训、导师带徒等形式,促进其尽快成才,强化转型业务支持。对现有部分本科学历人员、传统业务人员可进行第二学历(专业)培训考核、内部转岗培训等,改善专业结构,优化知识结构。对于培养效果,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评测,基于评测结果、业务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等对培养体系及时完善更新。针对财富管理等业务,可打造内部人才认证体系,更好地满足各公司业务发展个性化需求,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和品牌标识。其次,做好优秀应届生的甄选引进,以内部导师、专项轮岗等形式,做好公司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可以“信托公司+高等院校”合作形式,建立信托实践基地,为高校在校生中可塑性强、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提供实习与研究机会。运用好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各类平台,通过创新在站博士后培养机制等,为公司输送创新型和研究型人才。最后,进一步完善部门和岗位交流机制建设。通过领导力训练项目、团队建设活动和跨部门协作等方式,提升高潜员工及现有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依托内部研讨会、工作坊等载体促进组织知识的传递、学习和沉淀。建立知识共享平台,鼓励员工交流和分享经验。加强业务部门、中后台部门间多岗位锻炼,为公司培养储备复合型人才。

(五)改进绩效管理考核体系和考核方式

一方面,做好公司纲领性考核制度,完善市场化绩效牵引机制,激励资源优先向核心人才倾斜。重视员工基本薪酬管理,在薪酬上做好纵向区别、胜任能力差距的公平、公正体现。加强对风险管理的考核,完善风险与薪酬递延、履职过失问责与违规失责的考核问责制度。另一方面,持续优化薪酬结构。合理设置符合各公司发展要求的固浮比例,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做好公司业绩、部门业绩和个人贡献层层挂钩的薪酬分类体系。根据转型业务发展阶段、市场拓展潜力、客户培育程度等,完善多维度绩效考核指标与考核系数,可引入如战略支持度、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创新推动、客户满意度等指标,避免完全以“短期业绩论英雄”。做好中长期激励手段的统筹,推动探索在证券投资、PE投资板块实行项目跟投、二级公司股权激励、超额利润分享等中长期激励机制。

(作者邢成系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高丽系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郭丽丽系新财道财富管理公司家族研究院研究员)

信托公司加速换帅促转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樊融杰2024-8-4

随着《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以下简称“信托新三分类”)的推进,信托公司发展模式正发生重大转变,更换“掌舵人”的步伐也不断加快。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2024以来,在不足半年时间里,已有十余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总裁)发生变更。

适应行业转型需要

5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批复公告,核准芦苇中信信托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公开资料显示,芦苇曾历任中信银行部门副总经理、部门总经理、香港分行筹备组副组长、中信银行董事会秘书,深圳分行党委书记、行长,中信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在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批前任中信信托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3家信托公司变更董事长或总经理人选(含拟任)。其中,更换董事长的信托公司有9家,分别为山东国信、平安信托、东莞信托、中海信托、光大信托、兴业信托、吉林信托、中铁信托、中信信托;更换总经理(总裁)的有5家,分别为中原信托、国民信托、平安信托、华润信托、长安信托。

2023年3月,信托新三分类正式发布,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和公益慈善信托三大类25个业务品种。随着信托新三分类的落地实施,信托业转型也步入了快车道。

清华大学法学院金融与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管频繁变更的现象,是信托行业转型的必然现象。一方面,在当下宏观经济与市场形势下,信托行业受宏观经济影响显著,信托公司面临新的市场挑战和机遇。这些因素促使信托公司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稳定业务发展,换高管是一种适应变化的策略。另一方面,更换高管也是信托业务创新与转型升级的反映。信托行业正处于业务转型关键期,从传统融资类信托向资产服务信托和资产管理信托多元化业务方向发展,特别是开展财富管理服务信托,需要不同背景、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高管,这可能导致高层变动增多。

提升专业能力

从个别信托公司披露的高管变更具体原因来看,有些属于正常人事变动。吉林信托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张洪东因工作变动辞去公司董事长、董事及公司相关职务;兴业信托2023年年报提到,沈卫群因干部任期届满原因辞去董事长等职务;平安信托2023年年报提到,姚贵平因达到退休年龄,申请辞去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职务,戴巍因工作安排,申请辞去总经理等职务。

“多家信托公司高管迎新反映了信托公司在行业发展新时期对高管结构新的要求,适当地引入外部人才有利于提升信托公司发展活力和打开业务新思路,内部人才的稳定性又对信托公司的业务思路延续性有重要作用,终归还是要趋于稳定才有利于与集团内部人才的平滑衔接,有利于信托公司长期规划实施推进平稳进行。”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表示。

自2024年起,在监管机构的指导下,信托公司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正在努力进行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同时,信托公司还在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业务转型过程中,领导层的变动也可能与提升各公司专业能力建设的需求有关。如,证券投资和股权投资作为资产管理信托的核心,需要信托公司构建与其他资管机构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对公司领导的专业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

“除了正常的换届交接外,监管压力、业务转型和业绩压力是信托公司高管变动相对频繁的主要原因。”用益信托研究员喻智表示,信托新三分类落地之后,对业务转型逐渐有了共识,资产管理信托业务和资产服务信托业务的转型需要大量投入,这期间管理层对监管趋势的把握和业务创新的决策对于转型期间的信托公司有较大的影响。

行业高管变动频繁

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相关统计,2021年8家信托公司董事长变更,16家信托公司总经理变更。2022年,又有多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出现人事变动。其中董事长变动有15家,总经理变动有13家。

《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22-2023)》指出,信托公司高管职务变动原因主要包括正常人事交接、股东变动影响及市场化离任竞聘等,其中正常交接占比较高,具体包括到龄退休、股东集团内部调动、公司内部升任、信托公司外部选聘等,这类变动对公司整体管理格局和生态影响相对较小。除了正常交接的情形外,部分信托公司由于发生经营风险、监管托管问责、高管人员违纪违法等负面原因引起的高管频繁变动案例逐渐增多。

“近几年,信托公司面临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和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团队建设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意味着或有更多信托公司高管因对所在机构业务风险规模高企、业绩下滑或者合规内控等问题负有领导责任而被公司内部问责免职,同时也会有更多高管因为业务调整而调岗。”廖鹤凯称。

资产管理信托回暖 固收类产品受青睐

来源:上海证券报 魏雨田2024-8-5

近期,资产管理信托成立和发行市场双双回暖,产品募集规模超过百亿。其中,标品信托产品受到青睐,募集规模环比增长约三成。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资本市场波动和债市走强的背景下,固收类标品信托产品以其稳健收益和低风险特征更受青睐。展望后市,建议投资者关注短久期高评级债券,同时保持对长端利率债交易的灵活性。

根据用益信托研究院的最新统计数据,在2024年7月29日至8月4日这一周内,资产管理信托市场迎来反弹,产品募集规模再次突破百亿大关。在这段时间内,共有312款资产管理信托产品成立,较前一周增长了3.65%;募集规模为102.04亿元,环比增长了16.87%,日均募集规模为20.41亿元。

发行市场同样回暖明显,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实现了增长。据用益信托研究院的数据,38家信托公司共发行了237款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长了9.72%;发行规模为201.09亿元,环比增长了9.13%,日均发行规模为40.22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标品信托产品在这段时间内的成立规模增长尤为显著,共有178款标品信托产品成立,募集规模达到52.8亿元,环比增长了29.76%。

“近期资本市场波动较大,A股持续震荡回调,而债市则大幅走强。”用益信托研究院的覃金鸿分析表示,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标品信托产品,尤其是固收类标品信托产品,以其稳健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水平,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

陕国投信托分析称,近期超预期降息推动了债券市场的交易活跃度,同时权益市场的波动也促使资本寻求债券市场的避险机会,债市因此走牛。展望后市,长债收益率的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建议配置流动性更佳的短久期利率债。在信用债方面,鉴于当前信用利差已达到极致压缩状态,可配置短久期高评级的城投债,以及历史估值稳定、业绩优异的央企、国企债券,对于含有强力担保的优质民企债券,可以适当延长投资期限。

在具体投资策略上,建信信托建议,维持偏积极的杠杆和久期策略,同时在长端利率债交易中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以应对市场的不断变化。

年内上市公司共斥资逾43亿元购买信托理财产品 12家公司各自累计认购金额均超亿元

来源:证券日报 张安2024-8-6

近日,岩山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年内使用闲置自有资金1.6亿元购买华能信托·全球配置睿盈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这已经是岩山科技年内第7次出手购买信托理财产品,累计购买金额达9.1亿元。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8月6日,年内累计有28家上市公司认购信托理财产品共计119笔,认购金额累计达到43.78亿元。其中,12家公司认购金额均超亿元。

百瑞信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究员郑腾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信托公司可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进行投资,使得信托能够利用不同市场之间的机会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另外,信托公司可通过集合资金信托实现资金的规模效应,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整体收益水平。

4家信托公司产品受青睐

年内认购信托理财产品的28家上市公司中,有19家公司先后多次认购信托理财产品。其中,岩山科技、迪阿股份、正丹股份等12家上市公司各自累计购买信托产品均超亿元,认购金额最高的是岩山科技,达9.1亿元;其次是迪阿股份,认购金额达6.66亿元。

从投资期限来看,今年以来,上市公司更偏向认购赎回周期较短的信托理财产品。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上述119笔交易中,有37笔交易未明确标注投资期限。上述交易产品存在每个交易日可赎回或每周固定日期可赎回等多种赎回周期。从产品名称上看,相关产品名称多出现“日利宝”“天利宝”“周周成长”等字样。上述37笔交易涉及认购金额达到8.33亿元。

对此,郑腾豪表示,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下,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选择开放、短期的理财产品,以便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投资策略,降低潜在风险。

根据记者梳理,上市公司购买的信托产品超半数集中在外贸信托、百瑞信托、五矿信托、平安信托4家信托公司。上述4家信托公司涉及的交易达到65笔,占年内上市公司购买信托理财产品交易总数的54.62%。

对此,五矿信托相关业务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风险偏好下降,上市公司在投资信托产品时更加注重对信托公司的筛选和考察,审慎评估信托公司的治理结构、风控水平、投资能力等方面。此外,由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规定更严格,这也让上市公司倾向于与管理规范且最信任的信托公司进行合作。

信托展业优势渐显

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上市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资收益的重要方式之一。尤其是在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越发青睐。

郑腾豪表示,今年以来,理财市场持续快速修复,规模增速远超往年同期。结合目前的市场表现来看,2024年下半年,中国理财产品市场仍具备一定机会。

上述五矿信托相关业务负责人也表示,今年下半年,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空间或将进一步打开,利好债券行情有望继续走高。部分信托公司在债券固收和“固收+”领域深耕多年,产品线布局丰富,有望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回报。

与此同时,贵金属、海外权益等领域也有上涨机会,但单一资产的波动较大,并不一定适合中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信托公司的资产配置业务可以满足此类投资者在长期多元配置方面的需求。

“从信托公司角度来看,2024年下半年,信托公司在理财产品市场上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方面,在监管引领下信托公司回归本源开展‘三分类’业务。资产服务信托方面,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已成为信托公司转型发展的重要业务领域,预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郑腾豪进一步表示,随着银行理财市场的持续扩容和市场参与者的增加,市场竞争加剧,信托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以应对市场挑战。

期货业携手信托业 跨界合作共绘慈善信托新篇章

来源:中国网财经2024-8-6

月初,南华期货善本信托浙金-南华慈善信托正式启动,此举显示期货业与信托业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及创新探索。

记者了解到,本次南华期货设立的浙金-南华慈善信托,受托人为浙金信托,初始财产规模达100万元,将重点用于衢州常山等地教育帮扶项目,以及为杭州甘霖助学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强调:“南华期货能为慈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不仅是南华期货践行共同富裕使命的新起点,也是我们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回馈社会的实际行动。”

信托业发展新蓝海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慈善信托作为我国慈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慈善中国数据显示,截至发稿前,国内慈善信托备案数据已达1879条,累计备案规模超过74.75亿元。随着信托三分类新规落地,慈善信托本源业务定位进一步明确,其发展前景被业内普遍看好。

多家信托公司纷纷加速布局慈善信托领域,如平安信托、华润信托、中航信托、厦门国际信托等,均在这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云南信托—用友金融友爱乐助慈善信托为例,该信托财产总规模5万元,主要用于支持教育领域和乡村振兴领域公益慈善项目,展现出信托公司在慈善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慈善信托未来可期

展望未来,慈善信托将在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作用。随着慈善法修订和信托三分类新规深入实施,慈善信托设立和管理将更加规范,其独特平台功能和制度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信托公司应继续深入挖掘慈善领域需求,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推动慈善信托在更广泛领域内实现创新应用。

同时,慈善信托发展也将促进信托业与其他金融业态深度融合,为信托业带来新增长点。通过慈善信托业务,信托公司不仅可以拓展客户资源,提升品牌影响力,还可以实现与财富管理、家族信托等业务协同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金融服务。

一位信托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期待更多企业能够加入到慈善信托行列中来,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昆仑信托稳健前行:于璐深耕风险管理,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李安乐2024-8-6

标题:【信托消息汇】2024.8.7 星期三,收录于轻舟财经, 本文禁止任何商业性转载、分享,如需转载需联系小编并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