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
近期国家出台了各种购房补贴政策,小李已在这座城市奋斗多年,十分想趁着现在贷款买房,在这里扎根立足。但个人征信有几笔逾期记录,可能会影响贷款审批。
小李正在为此事焦急烦闷,突然接到了一通电话,对方声称可以为其“修复征信”,并且告知小李自家是正规的征信修复公司,规模大,员工多,每位员工上岗都经过专业培训。小李因为想买房的心情过于迫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小李向对方提供了个人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个人敏感信息进行“征信修复”。对方按步骤收费,包括材料审核费、材料制作费、申报费用、沟通费用等,每一步操作均收取费用,小李陆陆续续向对方支付了近万元,然而最终小李的征信也没能修复成功。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声称拥有特殊的“清洗”途径,利用部分民众对征信修复流程的不了解,诱导他们支付费用。不法分子通过微信朋友圈、社交媒体渠道发布虚假广告,声称可以修复征信记录,诱使受害人支付高额费用。部分机构或个人甚至以培训“征信修复”“信用修复”专业人才为招牌,骗取高额的“保密费”“材料费”“培训费”等,从而诈骗钱财。
然而,实际上他们所做的可能仅仅是按照正规程序进行申诉,或者根本不做任何操作。通过买卖个人信息从中牟利,危害信息及财产安全。遇到类似情况时,公众应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任何关于“消除不良记录”“提高信用评分”的虚假宣传,增强防范意识。